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祸国殃民的太监

历史文化 2017-05-16 06:45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第一名千古级品----魏忠贤

  中国人夸奖一个人最高的赞美是什么,就是前无高人后无来者的圣人,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是担当起的没有几个人,可是这个魏忠贤绝对是其中的一个,在他身上不是夸奖,是嘲笑了,一直到1986年中国一个太监死去,没有一个太监可以超过魏忠贤,中国以后没有了太监,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太监超过他了。

  魏忠贤有几个事情是值得他娇傲的,一是被封为九千九百岁,比皇帝少了仅仅一百岁,估计魏忠贤知道自己少了男人的根,所以他也就不指望自己是万岁了,而清朝太监李莲英估计也不想超过魏前辈,所以就委屈自己做了九千岁了。做了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不满足,他渴望成为孔子一样的圣人,既然孔子可以依靠一本《春秋》成为了圣人,那么自己也可以让手下写本《三朝要典》,这样自己也就可以成为圣人了,魏忠贤在用刑狱对付反对派官僚的,还命其党羽编纂《三朝要典》,重新记述和评价“三案”,为打击异己制造舆论。

  接下来还需要做什么,是建祠堂,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德高望重的人死了才可以建祠堂,魏忠贤是例外的,他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孔子一样的圣人,可以活着时就建祠堂,既然魏忠贤有这个意思,那么大家就肯定满足他的这个小小愿望,最先建生祠的是浙江巡抚潘汝祯。他假借机户恳请,建祠于西湖,建成后上疏,请熹宗赐匾额。熹宗名之曰“普德”。作为对此举的鼓励,潘汝祯升为南京刑部尚书。而浙江巡按的奏疏晚到一天,竟被罢官。此例一开,兴建生祠立刻成为风气。全国各地都争先恐后地为魏忠贤建生祠。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病死,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即位,他就是崇祯皇帝。无疑,魏忠贤也想要控制崇祯皇帝。据说,他曾进献国色四人,带有香丸一粒,名“迷魂香”。他要把崇祯皇帝变成痴皇帝,但没有得逞。崇祯皇帝初即位,小心谨慎,无所举动。九月,他采取了第一个措施,把客氏赶出皇宫十月,弹劾魏忠贤和魏党的奏疏突然出现。十一月,魏忠贤被免去司礼监和东厂的职务,滴发凤阳守祖陵。这是一个试探性的决定,没有引起大的骚乱。于是,崇祯皇帝命锦衣卫擒拿魏忠贤治罪。魏忠贤行至途中,接到密报。当夜,他听到外边有人唱道“随行的是寒月影,呛喝的是马声嘶。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想到昔日的荣华富贵,魏忠贤也感到真个不如死,于是他上吊自杀了。

\

  第二名太监祖师爷----竖刀

  没有听过吧,我也没有听过,既然写了太监,就想看看谁是中国第一个太监,结果一进百度,就出来了这个名字,其实这也不是名字,大家看看这个两个字是什么,竖刀,把刀拿起来,做什么,是挥刀自宫了。

  竖刀,又名竖刁,春秋时齐国宦官。他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忠心,自行阉割。我知道天涯有许多懂历史的,可能要说我了,你朱新华又在胡说八道了,周朝就已经有了太监了,怎么这个竖刀是太监的祖师爷,其实啊,鲁班肯定有师傅,对不对,可是现在做木匠的都认为鲁班是他们的祖师爷,道理是一样的,虽然周朝就已经有了太监,可是历史上没有一个是有名字的,而写进历史的太监第一人就是这个竖刀。

  其实我觉得他当太监的祖师爷也合适,毕竟他是第一个挥刀自宫的人,在他的影响下,许多男儿斩断是非根,一心奋斗在太监的光荣工作上,王振和魏公公就是杰出的代表,齐桓公也因为这件事而不听管仲遗言,亲信易牙、竖刁。没有想到这个竖刀还真是个死太监,在齐桓公病重时,不想办法救齐桓公,而是在想怎么作乱。

  桓公病危时,竖刁作乱,不给桓公饭菜。桓公得知后用衣袖蒙脸,活活饿死。桓公有六子,其子无诡继位,公子昭逃走,竖刁带人守住了正殿,与诸公子对峙,宫中成了剑拔弩张的战场。桓公已死六十七天,寝室蛆虫遍地,尸臭熏天,方才下葬。公子昭逃到宋国,在宋襄公的支持下,无诡元年(前642年),宋兵压齐都,掌兵权的易牙(本名雍巫)带兵迎敌,高傒等老臣守城,老臣高傒乘雍巫统兵出城,请竖刁进宫议事,竖刁不疑有他,被埋伏的兵甲杀死,迎公子昭回宫,无诡被杀,易牙逃亡鲁国。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