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柴油价或再迎上调
近期,随着国际市场油价波动及国内供需形势变化,国内汽柴油价格面临上调的可能性。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需基本面的变化
山东地炼因检修和降负生产导致开工负荷下降,创下了自2022年4月以来的新低。这导致汽柴油产量显著减少,尤其是柴油产量,较一月同期下降了超过16万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汽油现货资源紧张的现象。与此国内主营炼厂的开工负荷虽然有所回升,但仍受到地炼的拖累,整体汽柴油供应呈现下滑趋势。
二、成本端的压力
成本端的压力也是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的重要因素。燃料油消费税抵扣比例的降低、进口关税的上调以及运费和油种贴水的上升,导致炼厂的成本增加,效益承压。国际油价的波动也常触发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联动上调。例如,在2025年1月16日,由于国际油价的变化,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了340元和325元。
三、近期的调价趋势
回顾2025年的油价调整,我们可以看到在3月前两次调整中呈现“两连降”的态势。年内累计涨幅仍达105元/吨,这表明油价整体仍然处于上行周期。2025年1月曾出现单次最大涨幅(340元/吨),这显示了市场对国际油价的敏感度较高。
四、潜在的上涨驱动因素
未来,如果国际油价持续反弹或国内炼厂供应持续收缩,可能将推动汽柴油价格结束连降态势,转为阶段性的上调。对于这一可能的变化,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家发改委的后续公告以及国际市场的动态。
国内汽柴油价格的上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供需基本面、成本端到近期的调价趋势,每一个因素都可能在未来的油价变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关注国家发改委的公告以及国际油价的动态,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未来油价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