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历史文化 2025-04-04 03:54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这句成语的原作是“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源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的记载。其背后蕴含着一个深远的故事。
在春秋的一个寒冷冬季,晋国的梗阳发生了一起纠纷,人们纷纷涌入官府告状。梗阳大夫魏戊无法对此做出裁决,于是将案件上报给了相国魏献子。涉案的一方为了影响判决结果,向魏献子献上了一些歌女和乐器,意图通过贿赂来谋求有利的结果。魏献子面对这样的诱惑,内心产生了动摇。
魏戊察觉到这一点后,深感忧虑。他找到了阎没和女宽,对他们说:“我们的主人以不受贿赂而名扬诸侯,如果现在收下梗阳人的女乐,那就等于接受了最大的贿赂。你们必须劝谏主人,坚守原则。”阎没和女宽答应了魏戊的请求。
退朝后,阎没和女宽在庭院里等待魏献子,到了开饭的时候,他们却连连叹气。魏献子感到奇怪,便询问原因。阎没和女宽借吃饭的情景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劝谏之意。他们先是担心食物不够,但又很快明白魏献子请他们吃饭不可能缺吃的。随后,他们引出了成语中的关键部分:“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他们表示愿意以他们的肚子(代表小人的心思)来满足魏献子的心胸(代表君子的胸怀),意指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朴素理解去猜测魏献子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他们希望魏献子不要因为小恩小惠而失去原则。
最终,魏献子明白了阎没和女宽的良苦用心,拒绝了梗阳人的贿赂。这句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由此演化而来,用来形容用卑劣的想法去猜测正派人的心思。“小人”指的是道德品质不好的人,“度”是推测的意思,“君子”则是指品行高尚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摒弃猜疑和偏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他人的不同想法和行为。
上一篇:史上最诡异却保存最好的陵墓 千年来无人敢盗
下一篇:没有了
奇闻趣事
- 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怎样的历史故事
- 史上最诡异却保存最好的陵墓 千年来无人敢盗
- 李白酷爱喝酒,那么与酒有关的酒他写过多少?
- 此女当了十六年皇后,最后却客死异乡
- 齐桓公身为春秋霸主,他是如何对待那些小国的
- 武大郎为什么有3种死因?你更相信哪个?
- 傅友德是明朝开国大将,为何会被赐死呢?
- 能掐会算的姜太公真的只是电视中的人物吗
- 最牛气风水先生100年后让汉室宫殿为自己守灵
- 红颜祸水改变中国历史的十个女人
- 唐朝的驸马到底有多危险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愿意
- 秦始皇陵墓入口已找到为何不敢挖掘?
-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数字竟然是这么产生的
- 古代最实用的门派,科学远超当时,结果神秘消
- 如果关羽不攻打襄樊,荆州还会丢吗?
- 水浒传中戴宗为什么跑得快?真的能日行八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