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国库空虚竟然拿不出一点银子来做军饷
历史文化 2025-04-04 02:33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明末的动荡时期,农民起义的烽火连天,清军又在东北虎视眈眈,明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明朝的军队需要大批的军饷来支撑,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庞大的帝国居然无法拿出足够的银子来应对。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明朝的败落令人扼腕。当李自成打开国库时,发现其中竟然寥寥无几。这一切,都要从崇祯皇帝召见吴襄说起。
当时,崇祯皇帝询问调动军队保卫京师的军饷需求,吴襄的回答是百万。思宗却告诉吴襄,国库中只有七万两银子,即使搜集一切金银杂物,也仅仅能凑出二三十万两。这不禁让人震惊,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为何到了灭亡之际连一点钱都拿不出来?
这其中的原因,要从明朝的中叶开始说起。明朝开国之初,皇帝出身贫寒,深知节俭的重要性,有藏富于民的美意。到了宪宗晚年,腐败的迹象开始显现。到了明武宗时期,皇宫的修建耗资巨大,每年的开销也水涨船高。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由于在北京大兴土木,耗费更是巨大。为了满足皇室的需求,国家经费被挪用,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嘉靖中后期,皇室开销巨大,甚至把国家经费挪为御用。不仅如此,为了填补财政的空虚,明朝还增加了对百姓的赋税。即便如此,国库的存银依然不足十万两,每年的超支却高达一百四十多万两。从此,明朝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可以说,一个朝代的兴衰与国库是否充盈息息相关。皇帝若没钱养兵,便会加重百姓的税收负担,导致民不聊生、百姓造反。而明朝面临的困境正是如此:打仗没钱养兵,不打则面临亡国的风险。这一切似乎注定了明朝的命运多舛。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明朝的兴衰成败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命运问题,更是关于国家财政、民生福祉的深刻反思。
上一篇:历史上起兵作乱的三位太子,最后结局如何?
下一篇:没有了
奇闻趣事
- 明末国库空虚竟然拿不出一点银子来做军饷
- 历史上起兵作乱的三位太子,最后结局如何?
- 南北朝时期是如何恢复人口的 不但要交钱交税还
- 一说韦小宝,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历史上真的有
- 薛丁山到底是寿终正寝而死还是被满门抄斩而死
-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
- 这个神秘人是谁躲在《蒙娜丽莎》背后的女人
- 萨达姆为什么要入侵科威特?
- 曹咎是谁?面对汉军的挑衅,他做了什么?
- 大晚清第一大案戊午科场案
- 宋朝时期的晚婚晚育之风是怎么形成的 这点和王
- 曹操临终的遗嘱曝光他是否设了七十二疑冢
- 江东兵多将广且地理位置又好,孙权为何要向刘
- 三长制什么时候事实的?三长制的历史背景
- 刘禅投降后蜀地百姓过得好吗?从此蜀地大乱陷
- 古代皇帝平时用的钱从哪里来?从国库里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