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为何要投降曹操,和关羽有什么关系?

历史文化 2025-03-30 00:20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纷争不断的乱世之中,许多臣子与主公之间的关系往往只是基于合作的考量,真正的忠义之士虽不乏其人,但投降往往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选择。有个人却是个例外。

他与他大哥在最艰难的时刻,毫不犹豫地资助了刘备,放弃了原本的高官厚禄,毅然决然地追随刘备。这份恩遇让刘备对糜氏兄弟倍感重视。糜竺,备受礼遇,与刘备关系甚笃。尽管糜芳在记载中并未留下显赫的军功,但他的地位在荆州却仅次于关羽。

刘备占领益州后,糜竺随他入蜀,而糜芳则留在荆州担任南郡太守。关羽一直对糜芳及傅士仁抱有轻视态度。在关羽北伐时,他留下二人守江陵和公安,负责供应军需。因供应有时不足或延误,关羽曾多次扬言回军后要追究他们的责任,这使得糜芳和傅士仁均感到惶恐不安。

后来,吕蒙率军渡江偷袭荆州。当吴军包围公安时,傅士仁据城抵抗,但最终在虞翻的劝降下投降。吴军随后包围江陵,糜芳亦坚决守城。但在看到荆州多数郡县已投降,且关羽未派救援的情况下,糜芳在种种压力下最终选择投降吴军。

麋芳的投降,不仅承受了投降的耻辱,还遭受了他人的冷眼。他的投降导致蜀国失去了战略要地荆州(实际上是南郡),间接造成了关羽的兵败身亡。他在蜀国受到了人们的咒骂。对他打击最大的,是他哥哥糜竺因他而受到责骂。尽管刘备不责怪他,但糜芳内心愧疚,最终因病去世。

麋芳的内心并非毫无建树之功的渴望。在黄武二年六月,他与刘邵、鲜于丹一同率领军队收复蕲春,俘虏了背叛吴国的戏口守将晋宗。

在乱世之中,明哲保身是一种智慧,连被誉为武圣的关羽都曾投降曹操。麋芳的选择虽受争议,但他的功过是非,每位读者心中自有评判。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