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

历史文化 2025-03-29 21:02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谈及“门可罗雀”这一成语,它已在我们日常言语中渐渐淡出,但它的故事却仍生动鲜活。这一成语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内涵与世态炎凉紧密相连。所谓的“门可罗雀”,描绘的是门前可以张网捕鸟,形象地比喻曾经的权势显赫,访客如云,门庭若市。而当权力消逝,便门庭冷落,访客稀少。

让我们回溯到“门可罗雀”的故事源头。汲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杰出官员,曾身为东海太守及主爵都尉,权势显赫,每日访客络绎不绝。因他刚正不阿,最终失势,回归平民生活。在他静养的日子里,清晨扫庭,中午开门,常见门前麻雀嬉戏觅食。他感慨昔日官场的繁华与现今的冷清,发出了“门可罗雀”的感叹。

不久,皇帝的再次召见让他重回官场,那些曾经拜访他的客人再次踏足他的门槛。这出入间的贫富、权势的升降让他深深体会到世态的炎凉。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郑当时身上。他曾是太子舍人后升至大农令,地位崇高,受人追捧。失势之后,亦是门前冷落。司马迁还举了翟公的例子,这位汉文帝时的大臣,曾位高权重,失官后同样经历“门可罗雀”的冷清。复职后,访客又纷纷回归。

这一幕幕,让汲黯、郑当时和翟公体验了人生的起伏、贫富的变迁和世态的炎凉。他们的遭遇让人感慨:人在得志时,往往难知交情的真伪;而在贫贱时,才能真见交情的深浅。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古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他们的经历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如今,“门可罗雀”这一成语仍被我们在某些场合用来形容世态的变迁和人际关系的现实。当我们提及这个成语时,不禁想起那些经历起伏、看清世事的人们,他们的经历成为我们人生中的宝贵教训。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