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早预见安禄山谋反的竟然是李白
历史文化 2025-03-29 13:23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历史的漩涡中,三位高官曾对安禄山的反叛野心有所察觉。据古籍记载,他们因个人喜恶、利益冲突,对安禄山扣上“谋反”的帽子,进行政治斗争。无论是风度翩翩的张九龄,还是奸诈异常的李林甫、粗鲁霸道的杨国忠,都无法容忍受宠的安禄山,对其无真凭据的指责纯属主观臆断和恶意诬陷。
真正预见安禄山谋反的,却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天宝十一年,他游历至安禄山的大本营——幽州,亲眼目睹了安禄山的飞扬跋扈,对其未来谋反的必然性有着清晰的预见。李白的诗作中,暗指安禄山的“胡马客歌”描绘了他的嚣张气焰,同时流露出忧国之思。
李白之所以有如此敏锐的觉察和判断,一方面源于他两次官场失败后的政治警惕性提高,另一方面也因为他被“赐金还山”后,以局外人的身份更容易清醒地认识问题。他与安禄山具有胡人血统,更容易洞悉同族人的心思。面对安禄山的红极一时和唐玄宗的恩宠,李白并未将所见所闻上报朝廷或密奏皇帝。他知道自己的话语权有限,考虑到王忠嗣、杨国忠的前车之鉴,他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并非软弱,而是无奈。李白继续他的游山玩水、求仙访道,甚至用“栖蓬瀛”来避世。
“安史之乱”爆发后,剑法高超的李白并未投军报国,而是和普通百姓一样选择仓皇“南奔”。这看似消极的做法,实则反映了李白在政治上的绝望和对“盛唐”表象下昏暗、腐朽的深刻认识。李白的作品,成为他预见安禄山谋反的唯一见证,字里行间充满了矛盾与尴尬。他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选择,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缩影。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李白用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上一篇:古代皇帝下令赐死,就没有偷偷逃跑的吗?
下一篇:没有了
奇闻趣事
- 历史上最早预见安禄山谋反的竟然是李白
- 古代皇帝下令赐死,就没有偷偷逃跑的吗?
- 太平军最能打的时代,主要是前期和中期 为什么
- 宋朝时期的虞候到底是什么官职 这个官职的权利
- 潘金莲到底有多冤?历史上真实的潘金莲是怎样
- 古代的火折子的制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一吹就
- 历史上是否真有杨宗保其人?杨宗保是位女将吗
- 最凶残的胎儿,在母亲子宫内互相残杀盘点那些
- 为什么当朝皇帝不杀贪官 反而留给自己的儿子呢
- 姜维如果率军支援王平,蜀汉能坚持多久?
- 苏小妹和秦观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两人是不是夫
- 古墓奇怪现象:神秘木乃伊竟暗示死后重生
- 汉乐府名作《孔雀东南飞》为何取这个名字
- 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中国后 原本的六国国君又是
- 汉武帝初恋皇后阿娇为何败给草根小三卫子夫?
- 北宋潘阆到底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