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下葬时嘴里要含东西,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的存在

历史文化 2025-03-29 12:55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古代,葬礼的庄重神圣,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与告别,更寄托了生者的期盼与愿景。古人深信,人死后灵魂不灭,依然能庇佑子孙,为此,风水宝地成了安葬的首选之地。

有些贵族对身后之事极为看重,他们追求的不只是安静的安息,更是生前的荣华富贵得以延续。不惜耗费巨资修建豪华墓室,并携带大量陪葬品,甚至让活人殉葬,以此追求永恒。

在1928年的一次事件中,民国军阀孙殿英以演习为借口,用炸开了慈禧太后的陵墓。据说,他为了得到慈禧口中那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竟残忍地用撬开她的口。那么这颗夜明珠究竟有何魔力,为何慈禧太后死后口中要含着呢?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口含”。这是一种古老的下葬风俗,也被称作压舌。压舌的目的在于保持死者的尸身不腐。在古代,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普通百姓,死后都有这种风俗。

不同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压舌物品的价值。普通百姓口中可能只含一些钱币,而贵族则可能有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周礼·天宫·天府》中记载:“大丧共(供)含玉。”在其他记载中,还提到了含壁、含珠、含瑁、含米、含贝等。玉蝉是常见的含玉形式,因其形状多为蝉形,故又称“玉蝉”。实际上,早在殷商时期,死者口中就已经有含贝的做法了。到了春秋时代,口中含的则是“珠玉”。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墓中,甚至发现了一件带孔的蝉形玉。可见这一习俗的历史之悠久。

这一习俗背后反映的是古代人们对生死的独特理解和对永恒的渴望。虽然现今社会已经摒弃了这些迷信的做法,但这一传统仍然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被传承下来,让我们在古人文化时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信仰与期盼。

上一篇:古代春宫图的三大用途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