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圣旨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来
历史文化 2025-03-25 16:57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荧屏上,我们时常看到宫廷电视连续剧中宣读圣旨的片段,那些以“奉天承运,诏曰”开头的语句,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这并非古来有之,而是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时代开始使用的。
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构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宫,其中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名为“奉天殿”,这是他与大臣们商议国事的地方。为了彰显自己登上皇位是奉天命而为,他不仅在玉圭上刻下了“奉天法祖”的字样,还撰写了《御制纪梦》一文。他描述了自己梦游天宫的经历,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士授予他真人服饰和法剑。这一切都为“奉天承运”这一说法提供了切实的事实根据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朱元璋因此自称“奉天承运皇帝”,他所颁发的诏书前面都加上了“奉天承运皇帝”六个大字。而后边的“诏曰”二字,是与“皇帝”连为一体的,不能断开理解。或许是出于朗诵的便利,后人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从中间断开,这才有了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听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至于为何明代之后的朝代仍沿用这一称呼,那是因为它们也想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比如满清发祥地盛京也有“奉天府”,其皇帝也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这些朝代的皇帝在颁发诏书时,也都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直到辛亥革命宣统皇帝退位,这种用法才最终结束。
那些在历史剧或者文献中看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明代以前,这样的说法是不存在的,那无疑是空穴来风。通过了解这些背后的故事,我们更能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一篇:韩信最终被杀的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功高震主
下一篇:没有了
奇闻趣事
- 揭秘:圣旨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来
- 韩信最终被杀的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功高震主
-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自焚是失踪了?
- 古人打水井的时候 为什么要在水中放两只乌龟
- 大秦帝国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几代人的努力
- 揭秘-中国历史上“功败垂成”的五大草莽英雄
- 马皇后下葬时大雨倾盆,和尚说了一句话救了大
- 如果清朝没有灭亡的话 清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 古代大牢为什么要设计两道门呢 这个设计有什么
- 此人割肉喂太子!太子登基为什么放火烧他?
- 故宫为什么许多宫殿没有门槛-竟然因为这个
- 汉武帝立子杀母尸体失踪之谜:掘官无尸
- 为什么叫她秃发皇后?因为是秃发吗
- 谢司起义失败:领导者穷困潦倒还被终身监禁
- 为什么皇帝出生总是有怪事发生-有何隐情
- 赵匡胤发动兵变后,他是怎样处置后周的大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