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朱允炆是埋名于市井还是自焚在宫中了?
历史文化 2025-03-25 15:00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他生性仁明孝友,与其祖父的性格截然不同。在他登基后,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得以缓解,他实行了许多政治改革,其中之一便是削藩。经过四年的削藩战争,燕王发起了靖难之役,最终朱棣谋权夺位,而建文帝朱允炆则不知所踪,引发了民间的诸多猜测。
在《太宗实录》中,记载了一个版本的故事: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曾想要出来迎接,却自叹无颜见人,最终选择焚宫。这使得部分学者认为建文帝是自杀身亡。《太宗实录》曾被朱棣修改过三次,因此这份记载的真实性备受质疑。
而另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建文帝在金川门失守、燕军破城后,打算一死了之。这时,他接到了少监王钺带来的祖父留下的铁箱子。箱子中装有做僧人的身份证、僧衣、剃头刀、白金以及一封遗书。按照遗书的指示,建文帝三人剃发为僧,只带了九个人逃离皇宫。他们随一位僧人离去,进入寺庙隐居。随着史学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建文帝是出亡而非自杀。
《明史》中则提到,朱棣因得不到建文帝的确切消息,曾派郑和下西洋以寻找其踪迹。直到永乐二十一年的一天晚上,胡濙匆忙赶回北京,带来了似乎有关建文帝的确切消息。据推测,胡濙可能是打听到了建文帝已经放弃复国,成祖朱棣得知后终于放心,不再追究建文帝的下落。
尽管众多史料并未统一地直接表明建文帝的去向,但从各种记载中可以推断,建文帝当时可能真的逃出宫中,后在市井中隐姓埋名,并未复国,而是选择了隐居生活,而非在宫中自焚。这一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引发了人们无尽的想象和猜测。
上一篇:和氏璧的下落
下一篇:没有了
奇闻趣事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是埋名于市井还是自焚在宫
- 和氏璧的下落
- 明朝皇陵没人盗,为什么清朝皇陵却被大规模盗掘
- 李世民宠爱太子李承乾,为何还贬黜他?
- 秦始皇为何非要制礼作乐-刘邦感叹-有了礼乐,方
- 唐朝时期最豪华的工作餐 铜钱足足花费了一亿
- 揭秘:阿斗刘禅是装傻还是真傻?
- 古代也有冰箱吗?古人是怎么制成冰箱的?
- 揭秘:骁勇善战的蒙古铁骑是怎么输给满清的?
- 李卫一开始只是雍正的家奴,为何和雍正关系这
- 古代被诛九族的人为什么不逃跑 不要以为山高皇
- 历史上丁奉是个怎样的人-和演义中有哪些不同?
- 长坂坡之战中张飞真的能一人独守桥头吗?
- 秀才为何因为一只鸭子,最后却被推上刑场呢?
- 杨坚第四子和五子的结局是什么?
- 解密:三国极品美女甄宓为何遭遇豪门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