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奸邪之人的李义府如何靠着拍马屁当上宰相的?

历史文化 2025-03-25 12:03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古代中国,朝廷中的风云变幻常常伴随着一些令人深思的故事。太史令袁充在上奏时,欣喜地表示白昼渐长、夜晚渐短,认为这是朝廷功业感动上天的吉兆。隋文帝闻之,欣然改年号,然而这背后却是工匠们不幸的工时加长,因为袁充不惜篡改天文观测结果以讨皇帝欢心。

隋炀帝时代,大臣裴矩的奏章总能契合皇帝的心意,因此备受喜爱。隋炀帝甚至以此为例,训导群臣,身边聚拢了一批阿谀奉承之徒。其中,郭衍曾无耻地建议皇帝不必像先帝那样勤政,这正中隋炀帝怠于政务的下怀。

北宋熙宁年间,一位书生巧妙地奉迎宰相王珪,获得了官职。这种靠奉迎得来的富贵引来了世人的讽刺。同样地,唐朝的李义府虽被唐太宗提拔,看似正直,实则多次谄媚太子。当局势不利时,他更是利用皇帝立后的机会转危为安。但当他失势后,曾经的巴结者如李崇德立即与他划清界限,而李义府则在重新得势后对其进行残酷的报复。

宦官在历代也是官员们争相巴结的对象。有一位工部侍郎王某因善于应对宦官王振而备受待见。王振曾问他为何不留胡子,王某机智地回答“大人都没胡子,小人怎么敢有?”,然而这也成为了他官场生涯中的一个笑柄。

在宦官专权的时代,官员们向宦官行贿已成为常态,送礼的“行情”也不断看涨。一位宦官自杀后,其受贿簿中记录着黄金白银的数目,原来“黄米”、“白米”是官场上的黑话。

朝中的谄媚小人并不稀奇,但如果这种溜须拍马的官场风气盛行,国家的基石迟早会被这些蛀虫毁掉。这些故事背后,揭示了古代朝廷中权力斗争、道德沦丧以及官场文化的复杂性。

上一篇:皇帝龙椅被放歪四百多年!是谁搞的鬼?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