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是谁的故事

历史文化 2025-03-25 11:41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乐不思蜀成语背后的故事

在《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的《汉晋春秋》中,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乐不思蜀”。这成语背后隐藏着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蜀国被魏国所灭。蜀汉的后主刘禅,在国破家亡后被迁移到魏国的都城洛阳居住。虽然身为亡国之君,刘禅却并未因此感到悲伤,甚至在司马昭的宴会上,面对故国的歌舞表演,他毫无哀思,反而嬉笑自若。

某日,司马昭故意试探刘禅,问他是否思念蜀地。刘禅毫不犹豫地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句话让在场的旧臣们感到无比痛心,他们为故国的灭亡感到哀伤,而刘禅却对过去毫无留恋。

但这背后,其实有一个故事。在宴会前,刘禅的随从谷正悄悄告诉他,如果司马昭再问是否思念蜀地,他应该假装哭泣,回答思念故土。这样,或许有机会回到蜀地。刘禅听后,牢记在心。但当司马昭真的问起时,他虽然按照谷正的话去做,却毫无悲伤之情,让司马昭觉得他的老实和无知。从此,司马昭不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度过了余生。

这个成语故事不仅揭示了刘禅的昏庸无能和对故国的无情,更深刻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亡国之君刘禅面对故土的沦丧和亡国的痛苦,不但没有半点哀伤之情,反而乐在其中。这种心态让人扼腕叹息,也让人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乐不思蜀”还揭示了一种人性的弱点:在舒适的环境中容易忘记自己的根源和初衷。这个成语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使用,用来形容那些在新的环境中过得舒适而忘记了自己原本的目标和追求的人。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