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中的孙山到底有没有考上 这个成语的由来是什么样的

历史文化 2025-03-25 11:28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很多人对“名落孙山”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并不了解,接下来,就请跟随奇闻网小编一起其中的奥秘。

随着高考的临近,许多学子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担心自己最终“名落孙山”,榜上无名。那么,“名落孙山”这个成语究竟是如何而来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谜团。

故事起源于宋朝,有一位名叫孙山的才子。这位才子以其幽默和能说会道的性格,赢得了“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孙山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前往京城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时,虽然孙山的名字是榜上倒数第一,但仍然是榜上有名。一起同去考试的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当孙山回到家乡后,同乡便来询问他的儿子是否考上了。孙山不愿直说,但也不想隐瞒真相。于是,他灵机一动,随口念出了两句诗:“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解元是举人中的第一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

后来,人们便根据这个典故,将那些参加各种考试却没有考上的人称为“名落孙山”。很多人误以为孙山也没有考上,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就会忽略掉孙山不仅考上了,还是一个情商非常高的人这一事实。

高考虽然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人生之路漫长,我们不必为此背负过重的负担。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五十岁能考过已属不易,举人三十岁时考上也是值得称赞的。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包括高考。毕竟,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一次考试的成绩,而在于我们如何面对挑战、不断成长和进步。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