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兵变时,曹爽为什么选择不反抗呢?

历史文化 2025-03-22 21:01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为何选择投降而非抵抗?

在那一年的正月初六,少帝离开了都城洛阳,前往高平陵祭扫。曹爽兄弟及其亲信陪同出行。当曹芳与曹爽离城之际,司马懿却突然发动军事政变,封闭城门,历数曹爽的罪行。司马懿向曹爽提出了投降的条件,声称只要他们投降,便可免官而不死。

面对这样的局势,曹爽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他知道,如果自己选择抵抗,将会面临极大的风险。他的个人能力远不能及曹操,甚至被称之为“草包将军”。他在征伐蜀汉时,曾率领七万大军却陷入困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得以撤退。曹爽在魏明帝死后,排挤司马懿,专权乱政,得罪了许多朝廷重臣。当他遭遇高平陵之变时,除了亲兄弟和几个死党,几乎无人支持。试图召集足够的人马前往许昌也已无望,因为兵力不足,且难以在短时间内集结。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曹爽选择抵抗,很可能会走向灭亡。而曹操曾挟持汉献帝到许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但这是否能被曹爽复制,却值得怀疑。因为曹爽的能力、得到的支持以及军力都无法与曹操相提并论。

曹爽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投降,或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将毫无抵抗之力,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抵抗,可能会立即遭到司马懿的残酷镇压,而投降则可能换来一条活路。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曹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与困境。他的选择虽然令人遗憾,但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他面对的不仅是司马懿的军队,还有整个朝廷的反对和他人的背叛。在这样的绝境中,投降或许是他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