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时皇帝出来走一趟 排场究竟有多大-

历史文化 2025-03-22 20:27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古代中国,皇家的出行仪仗是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被称为“车驾卤簿”。这一仪仗制度分为大驾卤簿、法架卤簿、小架卤簿三种,其中大驾卤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只有在天子南郊祭天大典时才会使用。卤簿的设立初衷是为了保卫天子安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护卫功能逐渐弱化,礼仪功能则愈发凸显。

北宋时期的大驾卤簿仪仗尤为盛大。据宋画《大驾卤簿图书》描绘,此仪仗规模庞大,包括官吏将士、各类车辆、象马、乐器、兵杖等,展示了宋代对卤簿仪仗的讲究,既是渲染皇家威仪,也展示了南郊祭天的至高无上规格。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君主的出行仪仗往往被简化。例如,仁宗皇帝的出行仪仗就远比后世一个县长下乡视察时还要简单。围观皇帝百姓的举止也显得随意,没有跪伏回避的礼仪。针对这种情况,参知政事在康定元年奏请朝廷,参照前代仪注及卤簿令,订立乘舆常时出入之仪。虽然仁宗皇帝采纳了建议并诏令太常礼院与两制详定礼仪,但新的礼仪规定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到了绍兴年间,宋室南渡后,一切礼仪更是从简。

这种礼仪的简化不仅体现在规模上,也体现在仪式的过程中。例如,“四孟享献”是每季第一个月皇帝驾出祭祀宗庙的仪式,其规格略低于大驾卤簿。在南渡后,这一仪式的规格也大幅下降。士民观者混杂在皇家卫士中,没有严格的礼仪界限。这种情况反映了当时礼仪制度的松懈和人们对礼仪的漠视态度。尽管如此,皇家仪仗仍然是展示皇权威严和地位的重要象征,也是古代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