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为何没在潼关挡住安禄山?

历史文化 2025-03-22 15:49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介绍历史转折:唐玄宗的决策失误与大唐盛世的兴衰

你们听过那个关于唐玄宗的故事吗?接下来,让我为你细细道来。

在公元755年,唐朝的北疆突然风起云涌,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叛乱,他们率领近二十万精锐部队南下。由于河北中原地区长期无战事,军备废弛,民心松散,因此在战争初期便被叛军横扫,迅速兵临潼关。潼关是进入长安的门户,一旦失守,长安便危在旦夕。守住潼关,便关乎安史之乱的战局,也关乎大唐的兴衰。

当时,唐玄宗派出了他的得力战将封常清、高仙芝进驻潼关。这两位将领都是大唐西部地区的名将,常年统兵,战功赫赫。由于安禄山叛军南下速度太快,唐朝西部地区的精锐部队来不及回援,封常清和高仙芝所能依靠的仅有六七万刚刚招募的新兵,战斗力较弱。

按照封常清与高仙芝的谋划,他们应该凭借潼关的有利地形进行防守,拖住安禄山的主力。那时的唐玄宗在安禄山的叛乱下已经失去了冷静。在极度愤怒、耻辱和恐惧的情况下,他强令封常清、高仙芝出战。结果这两位将领被叛军所杀。继任的哥舒翰在无奈之下,被迫率兵出战精锐的叛军,最终战败被俘。唐朝拱卫首都的屏障就此被攻陷。

失去潼关后的唐朝如同失去了护盾,长安城岌岌可危。唐朝丢掉长安后,国威一落千丈。唐玄宗流亡四川,在马嵬驿处死杨贵妃后禅位给儿子。历经八年,唐朝才勉强平定安史之乱。而长安城被洗劫一空,中原河北满目疮痍。边军节度使从此逐渐脱离中央控制,大唐盛世由盛转衰。这一决策失误引发的连锁反应一直影响到后世的历史走向。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