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钓叟

历史文化 2025-03-22 13:45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历史词典中的“桐江钓叟”诠释

在南朝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严光传》中,我们了解到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他年少时便享有盛名,与光武帝一同游学。尽管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但他并未屈服,反而选择归隐于富春山,过上了垂钓的生活。于是,后人尊称他的垂钓之处为严陵濑。

在唐代的李贤注引顾野王的《舆地志》中,我们得知桐庐县南有严子陵钓鱼的地方,那儿的江边有一石坛,名为严陵钓坛。桐江,即钱塘江自建德至桐庐这一段,因严陵钓坛位于其间,故人称严光为“桐江钓叟”。这一称号,成为后来用以比喻那些不慕富贵、淡泊名利、志在归隐的人的代名词。

元代景元启的《双调·殿前欢·自乐》中有言:“好觑桐江钓叟,万古名传。”这更加深了“桐江钓叟”这一形象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深入,“桐江”,乃富春江的上游,也就是钱塘江流经桐庐县境内的一段。而“钓叟”,则是对钓翁、渔翁的尊称。这一称号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们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还有一个与历史典故相关的词汇“束戈卷甲”。这是指捆起兵器甲胄,意味着缴械投降。这一词汇来源于《宋史·韩世忠传》。在这部传记中,韩世忠单骑夜访敌军营地,呼吁他们放下武器投降,保全他们的生命并共同创造功名。这一事迹使得“束戈卷甲”成为表示投降的词汇。

“桐江钓叟”这一称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们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束戈卷甲”则展示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和英勇的事迹。这些词汇和故事都为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