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呕心沥血的历史典故及其含义吗?

历史文化 2025-03-17 18:45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唐朝,有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李贺,他的天赋与才华在年幼时就已显露无遗。仅仅七岁的他,便能够挥洒笔墨,作出让人赞叹不已的诗歌,被誉为神童。

成年后,李贺满怀着对朝廷的期望,希望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他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这种苦闷与无奈,他只能寄托于诗歌,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情感。

李贺作诗的方式与众不同,他并不局限于立题创作。他更注重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积累素材。每天,他会骑着小毛驴,背上载着书囊,带着书童四处游历。每当遇到触动心弦的景致或事件,他便会立刻吟诗抒怀,将诗句投入书囊。回家之后,再细细整理成篇。

李贺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这让他的母亲倍感心疼。每当李贺归家,她总会让侍女查看他的书囊。如果发现里面的诗句过多,她便会心疼地责备道:“你这个孩子,非得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吗?”(原文:“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尽管生命短暂,仅有二十六载,但李贺却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歌。每一首诗,都仿佛是他用心血凝成的瑰宝。唐代文学家韩愈曾以“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来形容李贺创作时的投入与艰辛。

后人深受感动,将李母的“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尔”和韩愈的“沥血以书辞”两句合并简化,形成了如今我们熟知的成语“呕心沥血”。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用尽心思,多用于形容在事业、工作或文艺创作上的用心投入,是对李贺创作精神的一种崇高赞誉。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