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最大的卖国贼是谁 谯周做了什么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主角是三国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谯周。
在公元263年,曹魏大将军司马昭发起了对蜀汉的进攻。尽管姜维提前察觉到了这一动向,但刘禅却听信了黄皓的鬼话,认为敌军不会真的攻来。等到魏军五路大军攻入汉中时,刘禅才如梦初醒,急忙派张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已经来不及了。
当曹魏大军逼近成都时,蜀汉方面陷入了危机。刘禅召集大臣商讨对策,众说纷纭,无人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有一位官员力排众议,认为投降是保全百姓安危的最佳选择。这位被后世称为“卖国贼”的人,就是被誉为“蜀中孔子”的谯周。
谯周出身书香门第,自小勤奋好学。他立志成为父亲那样的儒学大家,因此更加发愤图强。因其学识渊博,通晓天文,被人们尊称为“蜀中孔子”。
在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期间,谯周被任命为劝学从事,负责教育事务。但他并未因为与诸葛亮的亲密关系而偏袒于他,甚至在诸葛亮北伐时,他成为了坚定的反对者。他还曾撰写《仇国论》,详细陈述北伐的不利之处。
那么,为什么谯周会在关键时刻提出投降的建议呢?尽管邓艾偷渡阴平取得了成功,但曹魏主力却被姜维阻挡在剑阁。蜀汉并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仍有一战之力。谯周提出投降建议,似乎有些让人费解。
回首《三国演义》开篇之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依照当时曹魏的实力,一统天下已成定局。对于老百姓来说,连年的战乱已经让他们苦不堪言。谯周意识到,只有停止战乱,才能真正对得起百姓。他自告奋勇地站出来,充当了那个“卖国贼”的角色,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其他大臣并未阻止刘禅投降,并非因为谯周的势力强大,而是他们也同意谯周的观点。只是他们不愿当那个出头鸟罢了。最终,蜀汉投降了晋朝,结束了长达60年的三国乱世。刘禅以及一众蜀汉官员得到了优厚的待遇,蜀汉百姓也免遭涂炭。
虽然《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谯周的弟子,但他对谯周的评价十分中肯:“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谯周并非没有瑕疵。他劝降的行为已经不止一次了。在刘备入蜀之前,他就劝说刘璋投降刘备。一些古代文人对谯周持否定态度。
那么,这位“蜀中孔子”的功过如何呢?我认为可以五五开。他拯救百姓免遭战火荼毒,这是他的功劳;而多次劝谏主公投降,这是他的过失。一些古代文人认为他丢弃了身为文人的重要风骨。
谯周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的行为既有明智之处,也有让人诟病的地方。但无论如何,他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