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奏销案 一场满清统治者蓄谋已久的讨债事件
在之前的文章《丁酉科场案:满清统治者和江南知识分子的相爱相杀战》中,我已经向读者们介绍了清朝初期发生在江南地区的丁酉科场案,并深入剖析了隐藏在背后的阴谋。满清统治者在江南地区大规模打压知识分子,借科场案制造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今天,我继续以清朝初期江南地区另一场著名案件——“奏销案”为例,来谈谈满清统治者对江南士绅阶级的打压。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江南奏销案。这场案子是由满清统治者精心策划、挑起并获胜的一场。虽然清朝官方史料对此案讳莫如深,但幸而我国著名明清史学家孟森先生的《奏销案》一文得以发表,引发了学界对该案的关注。在阅读本文之前,可能有许多读者没有听说过“奏销案”,接下来请允许我细细道来。
公元1658年(顺治十五年)五月,为了改变江南士绅地主长期拖欠朝廷钱粮的不良局面,顺治帝发布了一篇长篇谕旨。谕旨指出江南无锡等县历来赋税拖欠数十万,地方官员与士绅勾结作弊,导致赋税征收困难。为了彻底清查这一问题,朝廷采取了严厉措施,要求各级官员彻底清查积年拖欠的数目并上报朝廷。这道谕旨并没有真正拉开“江南奏销案”的序幕。
随着顺治帝的去世,一道更为严厉的谕旨的发布,才在江南地区掀起了巨大的风波。为了清理多年遗留下来的积弊,朝廷甚至将征收赋税的任务与官员的考核挂钩。在这样的压力下,各级官员不得不加大清理力度,勇敢地催征欠款。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大规模针对汉族士绅地主的事件,史称“奏销案”。由于江南地区是历朝历代的财赋重地,因此朝廷将江南士绅地主作为主要的打击对象。
据史料记载,“奏销案”中被降职、惩处的士绅和生员数量高达13517人,其中包括一些知名人士。此案涉及人员众多、地区广泛、惩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朝廷在谕旨中明确表示无论积欠赋税多少一律严惩,甚至一些仅欠一分一厘的生员也被缉拿议处。
财务钱粮是一个国家机制正常运转的重要源泉,而在封建王朝时代这一理论更为显著。清理钱粮、积弊是国家财务系统中最为常见的程序之一。清朝初期的“奏销案”所带来的影响之大、惩办手段之严,却是史无前例的。
那么,朝廷提议“奏销案”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与丁酉科场案背后的阴谋一样,打击江南士绅地主是其主要目的之一。这两场案件都发生在江南地区,针对的都是江南士绅和田主阶级。清理江南地区长期存在的财务钱粮积弊也是一大主要目标。通过打击拖欠赋税的士绅地主阶级,巩固清朝在华夏的统治地位所需的财务支撑得以加强。
“奏销案”是满清统治者巩固统治、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江南士绅阶级的打压和整顿财务秩序来达到其政治目的。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