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著作欣赏:礼记曲礼下第二篇的原文是什么?
凡奉上者必谨慎,提重物者需稳带。执天子器物要平衡其上,执国君之器需平衡两侧,大夫需稳住绥带,士则提其物。
凡执掌主要器物,即使是轻的物品,也必须慎重对待。执掌主要器物如币圭璧等,应重视左手,行走时步伐稳重,车轮紧随其后。
站立时应如磬般垂直,主佩垂挂则臣子之佩垂应随之调整。持玉时,有藉者需以衣裹之,无藉者则直接持之。
国君不直呼卿老世妇之名,大夫不直呼世臣及其娣之名,士不直呼其家相长妾之名。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余小子;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嗣子某,且不能与世子的名字相同。
若国君命令士射箭而士无法完成,应以疾病为由推辞,如说:“某有负薪之忧。”侍奉君子时,不应不顾望而对,这是非礼的行为。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等,皆依照其国之故,必须谨慎遵守其法则并审慎执行。离开祖国三代之后,若爵禄仍在朝中有列,出入有诏于国,且兄弟宗族仍然存在,则需向宗后报告。若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则在复兴之日,需遵守新国之法。
君子成为孤儿后不改其名,即使突然暴贵,也不为父作谥。居丧期间,未葬时读丧礼,既葬后读祭礼,丧期满恢复正常生活后继续乐章。居丧期间不言乐,祭事不言凶事,公庭不言妇女。
天子言辞慎重,诸侯不轻易发表意见。君子之间交往不会明显表现出恶意。当诸侯失去领土或同族被灭时,他们会改变原有的称号以示变革。
关于为人臣的礼仪,臣子不得直接劝谏君主,如果三次劝谏不被接受,则应选择逃离。而对于子女的劝谏,如果父母不听,子女则可能会以哭泣来表达自己的坚持。当君主或亲人需要服用药物时,臣子或子女会先尝试药效。
人们询问他人的年龄、财富等问题时,都有特定的回答方式。比如询问天子之富,会谈论其领地所产出的山泽之产;询问大夫之富,会提及他们的祭祀器具和服饰等。
在祭祀方面,天子的仪式盛大而复杂,诸侯、大夫、士以及庶人的祭祀则各有规定。祭品的选择也根据身份地位而定,如天子用牺牛,诸侯用肥牛,大夫用索牛,士用羊豕。这些规定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们对神灵的敬畏。
对于死亡的说法,不同身份的人也有不同的称谓。如天子之死称为“崩”,诸侯之死称为“薨”,大夫之死称为“卒”,士则称“不禄”,庶人曰“死”。
在称谓和礼仪方面,皇祖考、皇祖妣、皇考、皇妣、皇辟等词语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人们在看东西时的视线高低也有讲究,如天子的视线不能高于衣襟,也不能低于腰带。
在日常生活中,君子的言行举止都有明确的规范。比如在大飨大问卜的场合,不能炫耀财富。在赠礼方面,天子赠鬯,诸侯赠圭,以此类推,直至庶人的匹帛等。这些规定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古代纳女于不同身份的人也有不同的说法,如纳入天子之家称为“备百姓”,纳入国君之家则称为“备酒浆”。这些礼仪和文化传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价值观。通过这些礼节和规定,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