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晋升到皇贵妃有多难
很多人对清朝的贵妃和皇贵妃制度感到好奇,接下来跟随奇闻818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
在清朝的后宫中,等级制度经历了努尔哈赤时期的初创阶段,皇太极时期的名号渐明,顺治皇帝的多方摸索,直到康熙年间才形成了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明确制度。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康熙以后,皇后位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的数量则无定数,他们分别居住在东、西十二宫中。
清朝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皇后是皇帝的“正妻”,而皇贵妃、贵妃、妃、嫔则是皇帝的“妾室”,他们拥有封号,可载入史册。贵人、常在、答应则类似于皇帝的“通房丫头”,既是高等妃嫔的奴仆,也有侍奉皇帝的责任。
皇贵妃在后宫中的位置尤为重要,仅次于皇后,相当于“形同副后”。由于其重要性,清朝宫廷对皇贵妃的晋封极为慎重,从贵妃晋升到皇贵妃是后宫妃嫔的一道难迈的门槛,其难度甚至可以比肩继立为皇后。
那么,从贵妃晋升到皇贵妃到底有多难呢?我们可以从皇贵妃晋封的四种情况来探究。
当皇后去世后,皇帝需要册封一位“摄六宫事”的皇贵妃来统领后宫,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后再册封为皇后。例如,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去世后,他册封了贵妃佟佳氏为皇贵妃,成为实际上的后宫之主。这类皇贵妃的册封需要位次相当、循序而进,更需要得到皇太后的首肯,且需要皇帝的绝对看重和恩宠。
当皇后与皇帝之间出现矛盾时,皇帝可能会选择册封一位皇贵妃来统领后宫。例如,乾隆皇帝在继皇后那拉氏与皇帝之间发生矛盾后,选择了册封贵妃魏佳氏为皇贵妃来代行皇后职权。这类皇贵妃基本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只需要皇帝的恩宠和信任。
第三,有时为了安慰病重的贵妃或作为“冲喜”,皇帝会将其晋封为皇贵妃。例如,雍正皇帝在贵妃年氏病重时将其晋封为皇贵妃。这类皇贵妃的晋封是常见的,同样需要皇帝的特殊恩宠。
在新皇帝登基后,为了抬爱和优待前朝妃嫔,新皇会对这些名义上的“庶母”进行后宫位分的晋升。这类皇贵妃的晋封在晚清时期尤为频繁。
从贵妃晋升为皇贵妃的难度极大,需要皇帝的绝对恩宠和信任,以及特定的时机和条件。这也体现了皇贵妃在清朝后宫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皇贵妃并非因为先帝的恩宠,而是因新皇、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的宠爱而荣登此位。
其五,道德淑范,亡后追赠。这一类皇贵妃的册封,源自皇帝对已故妃嫔的深情记忆,或是新皇出于政治考量对前朝妃嫔的追封。如康熙帝之皇十三子怡亲王胤祥的生母章佳氏,因育有贤子而被雍正皇帝追封为皇贵妃。又如乾隆帝的长子永璜的生母富察氏,虽在乾隆皇帝登基前逝世,但其因诞育皇长子而被追封为皇贵妃。
这些皇贵妃的册封并非基于个人成就,更多是为了彰显其子女的尊贵出身,或是寄托皇帝的哀思。综合来看,无论是哪种情况,皇贵妃位分的晋封都离不开皇帝的特殊恩宠。在清朝后宫中,这是所有妃子最渴望又最难获取的东西。虽然只是从贵妃到皇贵妃的一级之差,但背后却可能意味着无数日夜的等待、容颜的衰老甚至生命的流逝。
想要成为皇贵妃并不容易,需要历经时间的磨砺和皇帝的特殊恩宠。这份荣耀,实在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皇朝通典》、《清实录》。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