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是怎么形成的?莫高窟中有什么秘密

历史文化 2024-12-27 18:09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敦煌莫高窟:千年文化的瑰宝,世界艺术的宝藏

对于热爱历史文化的小伙伴来说,敦煌莫高窟无疑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它坐落在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城东南方向的三危山上,这里隐藏着一片像蜂巢一样的石窟群。走近看,它们像窑洞一样质朴,但远看则如层楼般壮观。这里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美术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莫高窟的神秘面纱,了解它的千年秘密。

在三危山南北延伸的断崖上,分布着上千个石窟,现存较为完整的石窟有492个。这些石窟周围的自然环境独特,细长的泉水河静静流淌,河边的白杨林和红柳树枝繁叶茂。没有这条泉水河,沙漠中不可能存在这个宗教建筑群。

莫高窟的规模和艺术价值令人惊叹。最大的窟面积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窟则仅能容纳一人进入。其中最大的96号窟,面积达数百平方米,外有门楼和回廊。各窟共供奉彩塑佛像2145尊,其中最大的一尊坐像高达33米。窟内金碧辉煌,壁画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这些壁画中,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壁画地图《五台山图》,展现了太原到五台山的地理风光,还有精细的《张议潮夫妇出行图》,栩栩如生,细节清晰可见。

从丰富多彩的塑像、壁画和经卷中,人们可以了解到700到1600年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情风俗。这些壁画历经千年仍色彩鲜艳,历朝服饰齐全,用具真实,是剧团和影视制作者取经仿造的圣地。难怪国际上兴起了专门的“敦煌学”,赞誉莫高窟是“世界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长期被人遗忘,自然的沙侵风蚀,以及国外强盗的滥肆窃掠,使得莫高窟一度面临危机。直到1943年,敦煌艺术研究所的设立才开始了对它的保护。我国有关部门进行了大规模修葺,保护石窟并加固门窗。壁画的临摹和系列研究专著、画册的出版也为传承这一文化做出了贡献。

莫高窟的创建颇具神话色彩。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游僧乐傅来到三危山,看到山峰金光耀眼,幻现万佛群像。他许下兴造佛窟的誓愿,并雇来工匠开凿了第一个石窟。其实,那金光是黯红色山岩在夕阳下的反射,而佛像是乐傅的幻觉。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大漠中的孤山绿洲,有水存在,才有了人类和佛的存在。

随后,更多的僧人和信徒纷纷前来朝拜,凿刻佛窟。从北魏、北周、唐、五代、宋、西夏到元朝,延续900年,共开了上千个窟。在唐武则天时代最盛时,这里已成为“千佛洞”圣地。石窟外面披上金碧辉煌、炫目美丽的彩绘,朝拜者和修炼者熙熙攘攘,礼佛声响彻云霄。

三危山石质松散,无法直接在岩上雕刻佛像。佛窟都以木架、石块为胎身,封泥塑成佛像。四壁凿平抹泥,绘上彩画。图像融合了中国、印度、埃及、拜占庭、古罗马的艺术风格,通过宗教题材反映现实生活,创造出灿烂的敦煌文化。其中尤以多姿多彩、数量众多的伎乐夭、飞天最为优美。

壁画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供养人像”,这些供养人即是出钱凿窟的人和功德人。他们在壁上留下图画和至诚礼佛的形象像题上自己的职衔和姓氏等细节展现出历代生活情景成为最真实的历史纪录和最珍贵的史学家第一手资料展现了人类历史的丰富细节和文化传承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这也正是敦煌莫高窟的独特魅力所在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里一起探寻人类文化的宝藏在这里一起探寻人类文化的无穷魅力。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