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界革命开始的标志 小说界革命的基本情况
19世纪末,大清帝国在一次次对外战争中失败,一次次赔款求和,亡国的危机迫在眉睫。中国主张经世致用的士大夫为承担起“救国”重任,把眼光盯到了过去为他们所不齿的小说上。康有为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曾经利用小说教育百姓,由此萌发了他利用小说来宣传变法的设想。梁启超更是发展了康有为的观点,他认为,原来小说应当经世致用,现在则是“救国”就靠文学了,过去国家腐败,是因为文学腐败,现在要改变国家,自然也要从改变文学入手,从事为政治的文学创作是“救国”的先决条件。只有依仗“文学”,才能挽救祖国,避免被瓜分的命运。梁启超把小说归入文学,并且列为“文学之上乘”,在他发动的晚清“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中,小说成为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文学体裁。
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之后,士大夫们纷纷参与小说创作与阅读,当时小说的创作和销售数量都成倍上升。,晚清小说的繁荣,是与社会的近代化连在一起的。由于近代印刷业的发展,廉价的报刊平装书为代表的近代传播媒介大大推广普及了小说;近代社会生活“人文精神”的发展,促使小说以更加细腻深刻的笔触,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关系;在都市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市民,使得小说拥有了众多的读者和较大的社会需求;小说传播的社会化和商业化,使得作家有可能以写作小说为职业。这场“小说界革命”运动,促使晚清出现了中国小说史上空前的繁荣兴旺景象。
晚清的小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鼓吹宣传政治主张及民主、自由、科学等新思想的小说;第二类是揭露时弊,谴责满清政府腐败的小说;第三类是传统题材,供人消遣的小说;第四类是模仿外国小说题材的消遣小说。虽说前两类的“政治小说”在晚清小说中所占数量不到百分之五,它领导了晚清“新小说”的潮流。开创“政治小说”新局面的无疑是梁启超。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时,便亲自动手创作《新中国未来记》,试图为“新小说”提供一块模板。尽管这部小说是连梁启超自己都觉得“似说部非说部,似稗史非稗史,似论著非论著,不知成何文体”的艺术上失败之作,但它还是引起人们的仿效,称得上是开风气之先之作。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