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仕途一波三折 林则徐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1785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年,天朝帝国的福建侯官一户林氏人家出生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对世界和中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林则徐。孩子的父亲是一位私塾老师,而且是有过功名的——贡生,但日子并不好过。
有道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出生在私塾之家的林则徐,读书走科举之路自然成了他必须也是唯一的选择。
不能做皇帝,就得做臣子,就是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在任何地方都是这样,做不了领导就要做下属。领导做好领导的分内之事,下属要有职业道德,这叫权利和义务。
可能是基因遗传,林则徐天资聪颖,4岁时就进入私塾学习。由于年龄太小,林则徐的父亲则是“怀之入塾,抱之膝上”,然后教受“四书五经”。本来天资就不错,加上好老师的精心培育,林则徐进步很快,早早就读完了儒家的传统经典。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14岁,参加县试,一举成名,中了秀才。为了进一步培养林则徐,其父亲把林则徐送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正是在这里,林则徐遇到了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两位老师。这两位可是当时了不起的大人物,一个是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一个是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正是在他们的影响和引导下,林则徐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做了积淀。
正是在这两位先生的教导和指引下,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嘉庆九年(1804年),林则徐到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和王安石一样,林则徐在揭晓成绩排名的那一天,也是忙着娶媳妇呢,人生的四大喜事,一下子占了两个——“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也许是应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林则徐接下来的日子就坎坷了许多。嘉庆九年(1804年)底,新婚不久的林则徐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但名落孙山。落榜的滋味不好受,落榜日子更难受,回家后,已经成家的林则徐开始独自谋生,由于没什么手艺,只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在福州北库巷开设“补梅书屋”补习班,边工边读,等待下一次的会试。
作为举人,按照礼仪,过年要给当地的父母官写贺启(相当于贺年卡),在过年的时候,林则徐就给福建省当时的一把手张师诚写了一封贺启。翻阅贺启的时候,张师诚发现一个叫林则徐的人,贺启写得最好,心生爱才之意。举人要给巡抚写贺启,而巡抚则要给自己的上司皇帝写贺启,而且要在除夕之夜写。张师诚一看到林则徐有这本事,于是在除夕之夜把林则徐召来代草拜折,而且在这过程中故意刁难林则徐。这张师诚为了考察林则徐,先是整夜在他居所外连放爆竹,后来又故意改动拜折,要林则徐重抄一遍。
其实这是考察林则徐的耐力和修养,林则徐没有任何怨言,认认真真按照要求,重新誊写一遍。观察了林则徐的涵养和举止后,张师诚认为林则徐是不可多得之才,于是邀请林则徐做自己的幕僚。
张师诚非常器重林则徐,就把熟知典章大政等政治学问,以及自己公事上的知识、权术一一传授给林则徐。
为了锻炼林则徐的实际能力,在嘉庆十四年八月(1809年9月),镇压海盗时张师诚也带着林则徐,林则徐间接参与镇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林则徐一直在张师诚幕府做幕僚。直到嘉庆十六年(1811年)中进士,殿试的时候取得了二甲第四名的优异成绩,林则徐也从此走上了仕途。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