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郑成功父子三次欲出兵菲律宾因何失败
菲律宾与中国华南隔海相望,自古就是华人移居的重要目的地。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后,中国声威所及,菲律宾的吕宋、苏禄等国都时断时续地同明廷保持着朝贡贸易。到16世纪70年代,移居菲律宾的华人逐渐增多。当时明王朝部分开放海禁,刚殖民菲律宾的西班牙对商品和人员极为渴求。华侨的增多,令晚期明帝国与西班牙在菲律宾产生碰撞。
殖民者肆意屠杀旅菲华侨
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宾,攻占宿务岛,1571年侵占吕宋,建马尼拉城。西班牙人对菲律宾统治初期,对前往菲律宾的华人采取拉拢政策,因为菲律宾当时的经贸发展要仰赖华人的努力和贸易。但随着华人影响的提升,西班牙殖民者与华人的矛盾开始凸显,并最终导致1603年的大屠杀。
1574年,活跃于福建一带的私人武装头领林凤差点攻占马尼拉,让西班牙殖民者对华人大为恐惧。1593年,菲律宾总督达斯马里纳斯远征摩鹿加群岛,由于他强迫华侨充当桨手,引发不满。途中,达斯马里纳斯所在旗舰上的华侨潘和五等人奋起反抗,将船上包括总督在内的西班牙人几乎尽数杀死(仅12名士兵死里逃生),随后驾船远走。这次事件后,马尼拉当局煽动排华浪潮。在这一背景下,1594年初,一支中国船队在福建官员带领下,载着士兵和武器到达马尼拉,接回3000名华人。
1603年,菲律宾岛又出现传闻中国皇帝有意占领菲律宾以获取这里的黄金。传闻源自一名在吕宋生活多年的木匠,他称吕宋有一座机易山,“其上金豆自生”。万历皇帝信以为真,下令福建官员前去勘查。西班牙人本就对中国颇为忌惮,何况菲岛华侨众多,疑心中国想“开疆裂土”。随着排华情绪渐浓,西菲当局欲迫害甚至屠杀华侨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1603年10月3日,不愿坐以待毙的华侨爆发起义,但由于缺少武器和军事经验,他们仅坚持了41天。起义很快演变成一场大屠杀。在当局的煽动和蒙骗下,包括土著、日侨在内的各方力量都参与到屠杀中。据统计,至少2万华侨被杀。
马尼拉忧心明廷报复
大量屠杀华侨对菲律宾本土经济产生致命影响,物资匮乏、经济萧条。当局财政状况恶化,甚至需要借贷度日。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