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弱小的刘备而非曹操
出山之时,只有新野一县,几千人马。论实力,与和甚至相比,都是势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仅军事实力强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归依地盘稳固、人才济济的孙权,也不选择像刘表刘璋马腾这些诸侯,而偏偏选择了落魄无比的刘备。这是为什么呢?
网络配图
《演义》说是为了感激刘备的“三顾之恩”。其实,这种解释出自诸葛亮本人。他于《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芦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应该承认,诸葛亮的这个解释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是他选择刘备的原因之一,这绝不是唯一原因。笔者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诸葛亮自比、
诸葛亮在隆中时,常自比管、乐,可见诸葛亮是渴望像管仲、乐毅一样辅佐明主建立不世之功业。这样一来曹操就不行,因为他账下智囊太多了,像,,,等一大批满腹经纶和韬略的一流谋士,他们才干都不逊于诸葛亮。如此,诸葛亮投靠曹操,可能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儿,难有什么大作为。
而孙权那边,对外有,对内有,并且江东已历三代,官职权利已被瓜分,诸葛亮去了,发展潜力确实不大。至于刘表刘璋马腾之辈,皆非明主,。而刘备身边,缺少的正是一位军师,一位战略参谋。诸葛亮到刘备阵营,定能拥有广阔的政治舞台以施展才能。正可谓「宁为鸡首,不为凤尾」。
网络配图
其二:刘备是人杰
曹操给他的评价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广施仁政,深为民心。对人才,刘备更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再加上还有一个“刘皇叔”的招牌,汉室宗亲,是正统,这是一个政治优势啊。按儒家主流价值观,投奔孙曹属投机,投刘属中兴汉室继往开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刘备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绝不会满足于一个小小的新野县。如此看来,刘备是明主啊!「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虽然辅助刘备势力壮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正因为困难,才更能彰显他诸葛力挽狂澜之大才。
其三:知遇之恩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未出隆中已知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在后人眼中自然是驰骋万里的良驹。然则,方其躬耕陇亩自比管乐之时,还是受到了"时人莫之许也"的冷遇。“怀才不遇”,人生之孤独和抑郁再大亦不过如此。好在这世上伯乐虽少,却总还是有的,他们是,以及德。
网络配图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架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尽管当时的刘备已经潦倒半世,但三顾之礼却足以让诸葛亮非常感动。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君主如此,臣夫复何求?足见,刘备的知遇之恩也是诸葛亮选择刘备的一大原因。
诸葛出山后,辅助刘备联孙权,战赤壁,得荆襄,取益州,克汉中。至建安十九年,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算来也不过短短七年的时间。这是后话。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