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地发掘出宋代古河堤 河道最宽处可达70米
工地一口清代水井的出土物比较特别,计有一把铜剑、两支匕首和一枚日本写着“宽永通宝”的铜钱(公元1625年铸造)。
清末时期的铜烟枪造型独特,颇具西域风味。
中山四路某工地发掘的古河堤现场。杜翠 摄
时报讯(记者 黎詠芝)唐宋时期的广州人逛市中心,可能相当于逛“水城”。记者昨日从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期在中山四路大塘街一工地发掘的古河堤,证明明代以前的仓边路一带是珠江支流。据测算,河道最宽处可达70米,足以行驶大型船只。
明代前广州是“水城”
古河堤藏身中山四路大塘街东侧的某工地,正对仓边路。古河堤的堤边用石块垒砌而成,现存石构部分东西宽约1.6米、高0.9~1.4米。市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2002年曾在工地东部发掘出一段古河堤,也属于宋代中晚期。除了河堤,考古人员还在工地北部清理出两个桥墩遗迹。
记者了解到,1996年在吉祥路也发掘出宋代的古河堤。
市考古所专家介绍,古河道河底最深距现地表9.2米,河道的淤积层厚达3米。它至少唐代就已经存在,到明代逐渐废弃,两宋时期规模最大。“这证明明代以前的广州市中心处于一个水环境当中,可以说就是一座‘水城’。”
专家说,经初步测量,宋代中晚期这段河道的宽度超过70米,足以行驶大型船只。根据史书记载,该河道应该就是宋代的“清水濠”,又叫做“文溪”。 现在万福路的‘清水濠’巷,估计就是而得名。
据分析,清水濠是珠江的支流,发源于白云山,在今文明路一带汇入珠江。专家告诉记者,“这道支流水域相当浩大,南岸远远超出了现在的海珠区,甚至达到接近大海的地方。”专家认为,这次古河道西堤的发现,对广州城区历史地理和古环境复原研究非常有价值。
出土数以万计景德镇瓷器
“到了明代,这段河道就被填埋,逐渐发展成为生活区。”专家介绍,河道遗址上清理出11眼明清时期的水井,和大量各种材质的生活器皿,可以证明这里人烟已经相当繁盛。
“让我们惊喜的是,这次发掘清理出数以万计的青花瓷器,而且全部产自景德镇。”专家说,这表明明清的广州人家已大量使用质量上乘的青花瓷器。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