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瓘生平简介 张文瓘人物评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大业末年时,迁居魏州昌乐县(今河南南乐县) 。张文瓘自幼丧父,他孝顺母亲,尊敬兄长,以孝友闻名。贞观年间,张文瓘参加,以明经及第,补任并州参军,深受长史李勣的器重。他在高宗年间,升任水部员外郎,但因与兄长张文琮(时任户部侍郎)同在尚书省为官,不合制度,被外放为云阳县令。
担任宰相龙朔元年(661年),张文瓘升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成为宰相。乾封二年(667年),张文瓘改任东台侍郎(后改称黄门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并管理左史事务。咸亨二年(671年),巡幸东都洛阳,命张文瓘与戴至德、李敬玄留守长安,辅佐太子李弘监国。咸亨三年(672年),张文瓘兼任太子左庶子,后改任大理寺卿,但仍保留宰相职权。他上任十日,便判决疑案四百余件,执法公平,被时人比作贞观戴胄。上元二年(675年),张文瓘升任侍中,兼太子宾客。他生性严正,对百官奏议多有纠驳,深受唐高宗的器重。张文瓘卧病之时,朝廷每有大事,高宗都会询问是否已和张文瓘商议。若是商议过,便一概准奏。
谏征新罗仪凤三年(678年),新罗反叛,唐高宗欲发兵征讨。张文瓘正在家养病,得知后抱病进谏“现在西部吐蕃入侵,正屯兵抵御。若再东征新罗,恐怕百姓难以承受。请陛下停止用兵,以安抚百姓。”唐高宗纳取了他的谏言。 这一年九月,张文瓘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追赠幽州都督,谥号为懿。他生前曾为李弘的东宫属官,因而陪葬恭陵。
轶事典故
赠物寓规李勣入朝时,张文瓘和两位同僚前去饯行。两位同僚得到李勣赠送的佩刀、玉带,而张文瓘却什么也没得到。张文瓘非常奇怪,李勣道“某人生性优柔,我赠他佩刀,希望他能果断;某人言行放诞,我赠他玉带,希望他能自我约束。而你没有什么干的不好的,我还用赠你东西吗?”
劝谏高宗唐高宗在位期间,建造蓬莱宫、上阳宫、合璧宫等宫室,又征讨四夷诸国,饲养厩马万余匹,以致国库空虚。张文瓘进谏道“秦汉征讨四夷,建造宫室,致使国家覆灭,百姓减半。百姓不堪劳累,必会造成祸患,隋朝殷鉴不远,陛下不可不进行反思。”唐高宗便裁减厩马数千匹,并厚赏张文瓘。
狱囚祷疾张文瓘担任大理寺卿时,执法公平,即使有人被判处有罪,也毫无怨言。他患病之时,大理狱中的很多囚犯都斋戒祈祷,希望他早日病愈。后来,张文瓘被调离大理寺。狱囚闻知消息,皆恸哭不止。
不节堂馔唐朝时期,政事堂的公膳非常丰盛。曾有宰相想要降低公膳的标准,张文瓘反对道“这是重视枢务,厚待贤才的表现。我们如果不能胜任宰相职务,就应自行引退辞职,没必要减削公膳,以此来邀取虚名。”
万石张家张文瓘担任宰相,四个儿子张潜、张沛、张洽、张涉也都官至三品,因而其家被时人称为“万石张家”。
人物评价编辑李勣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国朝以来,有威、张文瓘、唐临为大理卿,有魏徵、虞世南、颜师古为秘书监,设官之重,得贤之盛,人到于今称之。 文法,理具之大者,故舜命为士,昌言诫敕,勤亦至焉。盖人命所悬,一失其平,冤不可复,圣王所以疚心也。如唐临之守法,文瓘之议刑,时属哲王,可以理夺。 王夫之若宇文节、柳奭、崔敦礼、辛茂将、许圉师、窦德玄、乐彦玮、孙处约、姜恪、、陆敦信、杨弘武、戴至德、李安期、张文瓘、赵仁本、郝处俊、来恒、薛元超、高智周、张大安、崔知温、王德真、郭待举、岑长倩、魏玄同者,皆节不足以守筦库,才不足以理下邑,或循次而升,或一言而合,或趋歧径而诡遇,竞相踵以赞天工。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