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书的生平简介 栾书人物历史评价

历史文化 2022-06-20 17:30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人物简介

  概述

  栾书(?-前573年),,,谥曰武,人称栾武子,生年不详,晋景公、晋厉公时期人物。

  祖父栾枝,父亲栾盾。晋景公三年(前597年)任下军之佐,十一年(前589年),参与晋齐鞍之战,大胜之。晋景公十三年(前587年),栾书官拜中军,十五年(前585年),栾书率师救郑国,迫楚国退军,伐楚国的盟友蔡国。又击败秦国,屡建功勋。晋厉公指使外嬖胥童数人杀死“三郤”(郤至、郤锜、郤犨),胥童乘势将栾书、荀偃劫持,后被厉公赦还。栾书联合荀偃趁厉公出游,诛胥童,将厉公囚禁,六天后,将厉公杀死,立公孙周为晋悼公。后来,栾书去世,韩厥任中军元帅。遗物有《栾书缶》。

  晋楚邲之战

  栾书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任下军之佐,正值晋楚邲之战的前夕。当时晋国为解救被楚军围攻的郑国,所遣军队已抵达郑国境内,得知郑国降服于楚。郑国派到晋军中通报情况的使者极力劝说晋军与楚一战,到时候郑国将助晋攻楚。晋国将领有不少坚决主战的,栾书却认为应该退兵。他分析形势,指出当时对晋国不利的两个方面一是楚国近年来励精图治,上下—心,军队虽胜不骄,纪律严明,确有实力;二是郑国游移于晋、楚之间,楚胜则助楚,晋胜则助晋,只不过是想看两国到底是谁更有实力,然后选择自己的盟友。,决不应听信郑国使者的煽动,贸然去和楚军作战。后来战事还是进行,结果晋军大败而还。

  晋齐鞍之战

  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晋齐鞍之战前夕,栾书升任下军主将,参与这次的战役。十三年,升任中军元帅。

  率师救郑

  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年),栾书率师救郑,迫楚国退军。然后引得胜之师,侵伐楚国的盟友蔡国。楚军回师救蔡,与晋军对垒。大战在即,普国将领意见分歧,一派主战,一派主张撤兵回国。后者是少数派。两派在栾书面前各陈己见,他择善而从,决定退兵。时人誉为从善如流,称赞他的统帅风范。

  

  栾书缶  栾书任中军元帅既久,屡建功勋,开始注意维护自己的声誉。晋厉公六年(前575年),郑国叛晋联楚,厉公决定讨伐郑国。执政大臣讨论这件事,范文子认为,厉公好人喜功,骄横奢侈,国外敌对势力多一些,还可以抑制他的这种倾向,如果出兵讨郑,维护晋国的霸主地位,只能助长厉公的恶劣倾向,使晋国不得安宁。栾书却认为,在他当政期间,决不能失去晋国的霸主地位,一定要讨伐郑国。他的决心促成了晋国与楚,郑的鄢陵之战,结果是晋国获胜,而晋厉公也肆行无道,引起国内的一次政治危机。

  栾书不但注意维护自己的声誉,注意保护自己的权威地位,这种态度也加深了晋国的政治危机。鄢陵之战中,栾书主张固守后再出击,新军之佐郤至主张速战速决,厉公用郤至之谋。,栾书对至大为不满,凯旋后即谋除去郤至。他设计使厉公怀疑郤至有欲立新君的图谋,恰好配合了厉公欲除群大夫、扶植外嬖亲信的行动,遂使晋国政局陷入一片混乱。

  弑厉公立悼公

  晋厉公指使外嬖胥童数人杀死郤至等,胥童乘势将栾书、荀偃劫持,欲杀二人,夺取执政人权。厉公虽赦二人并使复职,但栾书已无法控制政局,自身也岌岌可危,于是联合荀偃,诛胥童,弑厉公,立悼公。

  从善如流

  基本信息

  拼 音cóng shàn rú liú

  解 释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像流水一样,比喻迅速。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出 处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用 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听从别人的意见

  示 例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他也立刻懂得,将五分钱让去,真是'~',有正人君子的风度。近义词 从谏如流、从善若流

  反义词 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典故

  晋栾书侵蔡,遂侵楚,获申骊。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诗》曰‘恺悌君子,遐不作人。’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绩矣。”是行也,郑伯将会晋师,门于许东门,大获焉。声伯如莒,逆也。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故事概述

  从善如流的意思是指采纳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畅快而自然。比喻乐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出自《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公元前585年,郑国不敌楚国的进攻,求救于晋国。晋将栾书奉命前去救援,使楚军退兵回国。后栾书又去攻打蔡国,蔡国急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只好派公子申和公子成率军救蔡。晋大将赵同和向栾书请战,准备率兵攻打援蔡的楚军。这时,栾书的部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阻止说,此次与楚军交战,胜了也不光荣,败了则会令人羞耻,于是建议收兵回国。栾书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军中有人对此持异议,认为辅佐栾书的有十一个人,只有知庄子等三人主张收兵,而主战的人占多数,应按多数人的想法行事。栾书回答“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多数。知庄子他们是贤人,他们的正确意见便能代表多数人的想法。”于是,他下令退兵回国。过了两年,栾书率兵攻下了蔡国后,又想去攻打楚国。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又建议栾书暂时不要攻打楚国,而去攻沈国。栾书又一次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栾书能正确听取部下的意见,时人便称赞栾书以从善如流的意思说:“栾书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而又自然。”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