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现在都一直没搞明白中国人常用的3大称谓是什么
现代汉语则承袭了古代汉语典雅、得体的特征。尤其和人打交道,一张嘴就是谦辞、敬语,自然要讲究尊卑长幼。谦称和敬称都涉及对人的称谓,这些语汇有固定的说法。
过去有“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
“家”丶“大”,是自称长辈和平辈家人的谦称,如“家父”丶“家母”或“家兄”等等。
“舍”丶“小”,则完全是谦卑的自称,即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份小或年龄小的家人,如“舍弟”丶“舍妹”等等。
“令”丶“外”丶“人”令,美好的意思。凡称呼别人的家人,无论辈份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字,以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丶母亲为“令堂”丶妻子为“令阃(kǔn)”丶哥哥为“令兄”丶妹妹为“令妹”丶儿子为“令郎”丶女儿为“令嫒”等。
成套的外交辞令,似乎很虚伪;,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人,应该具备这点基本常识,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贻笑大方。以下是三个很容易用错的称谓,挑拣出来,如果分不太清可以记下。
(一)乃父、乃师——不是他的父亲、他的老师;而是你的。
这个近乎文言文的称谓,经常被现在的文化人揪出来引用。
最常见的是领导讲话、序言后跋之中,大人物要摆摆老资格、说说“想当初”,便以客观公允的语气,联系人家的先生或者祖宗十八代“某某人,作品如何优秀,风格如何突出,颇有乃师(或者乃父)之风。”本想拉些老人、名家来陪绑,孰料,搬来个的“称呼”,没做成好人,防到辱没了自家名声。
“乃”,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意思;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在《示儿》诗里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乃翁,是“你父亲”,代指诗人自己。看来,把第二人称、第三人称颠倒了,意思就非常滑稽。
(二)夫人——不要这样叫自己的老婆;应该留给别人的太太。
这个称呼遍地流。特别是打领带丶坐席面的场合,那些和老公在一起的女士,常被尊称为“夫人”。这样抬举别人的老婆,可以;偏偏有人鹦鹉学舌,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老婆,也说“这是我的夫人。”
《辞海》里明确标注夫这一词条的五种解释
1,周代称诸侯的妻子;2,古代称帝王的妾;3,命妇的称号;4,妇人的尊称;5,尊称对方的妻子。
可见,称女士为夫人往往是礼多人不怪,在家里,跟自己的老婆叫夫人也无可厚非,但最露怯的是,在正式场合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老婆,张口闭口叫“我的夫人”。
古代妇女没资格丶登堂入室,男人们便牛哄哄地谦称为“拙荆”丶“贱内”丶“内子”,显然,这种老掉牙的词儿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介绍自己的老婆是“我夫人”,似乎就有点脸皮厚了。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