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出一上联大臣对不出,婢女随口就给对上了
对联,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至今上千年的历史,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历朝历代的才子们都对它情有独钟,一副幽默有趣的对联,能把烦闷的心情瞬间化掉,像的,就流传下来不少有趣的对联故事,每每让人看后回味无穷。
话说清初的时候,朝中大臣张英有一次下乡微服私访,这个张英或许很多都不知道,如果说到他儿子,很多人一定会恍然大悟,他的儿子叫张廷玉,三朝的重臣,是大清朝唯一死后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英乔装打扮来到了乡下,当他经过一片稻田时,看见当地的农民正在用稻草捆秧,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民情,张英一行人就停下了脚步与那些农夫攀谈起来。
一个老农夫看到了张英一行人穿着打扮不像本地人,走了过来说道“看先生模样,是个饱读诗书之人,我有一个上联,不知先生能否赐下联呢?”老农夫随即吟出了下联
下联稻草捆秧父抱子
老农夫是以自己为题,自然切实,又融合朴实,张英一听,顿时语塞,站在田头愣是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出下联来,现场顿时尴尬极了,张英自己更是羞愧不已,毕竟自己算是饱读诗书之人,没想到在这田中央却输给了老农夫,心中有些难过。
回到家后,张英跟夫人谈起了这件事,恰好一位侍女进来收拾杯盏,也听到了张英的话,当即不由得笑了起来。
张英看这婢女突然狂笑,急忙问道“你笑什么?”
侍女回答道“这有什么难对的”
张英顿时很诧异,自己也算是才华横溢都对不出来,你个小丫片子,又没读过什么书,你能对出来?心中充满了疑惑,问道“难道你能对出来?”那婢女急忙将对联念了出来
下联竹篮装笋母怀儿
张英一听,连声称赞道“妙,妙,实在是妙,老夫想不出来,你倒想出来了”
后来一问,原来这婢女是贫穷人家的孩子,灾荒年间被迫卖出来做婢女,她小时候常随着母亲提着竹篮挖笋,感受很深,才能脱口而出。
老农夫的上联和婢女的下联,对仗工整,运用巧妙,不失为一副上佳的对联,都是取农村的景,自然贴实,令人称赞。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