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面还有一句?刘备得二为什么还失败了?
在《演义》中,皇叔曾偶遇名士,两人在草堂促膝长谈,司马徽见刘备有志向却一事无成,便向刘皇叔推荐了两个人,即和。
书中第35回记载水镜曰“伏龙、,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龙、凤雏何人也?”水镜曰“好!好!”玄德再问时,水镜便转移了话题,很有神秘感嘛!
在书中第37回,隐士司马徽又出现了,这回他主动来拜访刘备,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可令人奇怪的是,司马徽出门时竟然仰天大笑说“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惜哉!”说完后,飘去,刘备叹曰“真隐居贤士也。”
这是司马徽在小说中的二次出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能掐会算的世外高人形象。于是,他的这两句经典台词火了起来。
慢着,听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面还有一句?好像说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想必小伙伴们肯定会有以下几个疑问第一,这句话是谁说的呀?第二,子初、孝直又是谁?第三,加上后半句合理吗?
关于第一个问题,声明后面半句话不是司马徽说的,在书中司马徽只说了两句“经典语录”。至于是谁说的?我也孤陋寡闻了。再额外插一句,这两句经典语录有可能是罗贯中老师写的哦,司马徽精通五行八卦,是个学术奇才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子初,是刘巴的字,孝直,是的字,法正的知名度估计比刘巴更高点。
法正原来是的手下,后来出使刘备,便和刘备“一见钟情”了。是他给刘璋写劝降信,帮助平定益州,是他主张攻打汉中,并为刘备出谋划策,刘备拿下汉中王后,便将法正任命为尚书令(相当于丞相),此时他的地位几乎比诸葛亮略高了。可惜法正不久病逝了,不能跟在刘备身边出谋划策了,刘备哭鼻子了很久。
而刘巴是荆楚一带的名士,刘备很喜欢他,法正死后,便是刘巴接替的尚书令。之后,刘巴基本一直陪同刘备,帮刘备起草文书等等,处理政务也是一把好手,可惜刘巴在公元222年去世,死于刘备之前。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容易回答了,后半句话是蛮合理的。因为前期的刘备主要依仗的是诸葛亮和庞统,而后来刘备身边的人才越来越多,他更偏爱法正和刘巴两人了,且两人都很有能力。而“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整一句话,足以表明这四人对蜀汉集团的重要性。
若按司马徽所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为什么刘备得了二个人却没得到天下呢?显然,这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这句话很明显是夸张的。
刘备到荆州时,已经干掉,一统中原,这时曹操一方独大,占据江东一块地方,在西凉一块地方,刘璋在西川一块地方,在荆州一块地方,其他势力基本只有一州之地,而曹操独占七八州之地。曹操的优势很明显,刘备想兴复汉室很难,这是外部的强大制约因素。
,诸葛亮和庞统两人寿命都不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庞统死的时候还是刘备事业的上升期,他是个重要的谋士,帮助刘备三计定西川,而且治理能力很强,如果他还在,可能会被派去支援守荆州,可能荆州三郡就不会丢……
而诸葛亮的寿命也不长,和在渭水河旁对峙了几个月,身体不支了,倒是司马懿,寿命太长了。如果诸葛亮还活着,司马懿死了,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故刘备虽说得到了二人,但因为各种原因,诸葛亮和庞统也不能帮助他力挽狂澜了。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