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士兵跟随,而是四散而逃?
败走麦城,可以说是演义书中一大事件,后人读到此书,惋惜,不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关云长快兵败的时候,士卒就没有拼死奋战,而是四散而逃呢?
要说关云长人品不好,应该是站不住脚的,关羽此人确实有性格问题,不是出现在对待士兵上,主要问题还是对待上司不净重,对待同僚不尊重上。而对待士兵,关羽可以说是将军们的典范了,用四个字形容毫不过分——爱兵如子!
要说问题不出在性格上,那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那个时期的士卒们都这德性吗?也不是,书上写的清楚,蜀地有一个大将,叫向宠,向宠奉命前往汉嘉大战,兵乱中不幸遇刺身亡,而他的士兵,则是不顾敌人众多,拼死也要把他的尸体抢回来。还有曹营的,此人人生中的败亡点就是淮南三叛,面对敌众我寡,前方军马气势如虹,喊杀声震天,他的部下们却毫无怯意,反正大声高呼原为诸葛公死。可见,问题也不是出在士兵德性上。
败走麦城
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大致罗列出四个最有可能的原因。
一,士卒的亲人掌握在吴国手里。有云,权已据江陵,尽掳羽士众妻子。可以说,正是因为亲人的命都被牢牢捻在手心里,哪还有战斗的欲望,早就巴不得休战,先把一家老小安定下来再说其它。
二,士兵知道了亲人安全了。这个将军有军事才能,也很讲道义,关羽派遣使者去找吕蒙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就是不拿士兵家属的命做赌注。士兵们一听,心就放宽了,这个状态下打仗,肯定下不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了。
三,没有休息。士兵们先是襄樊之战,在打东吴,气力早已耗尽,要知道那个年代缺吃缺喝,每天还面临生命危险,没多少人愿意在这高压下生活。
一个是看不到一丝希望,关羽当时已经无路可走,救援被拒绝,退路没有,算是一条绝路了。士兵们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选择去背叛再正常不过,没有人会忍受比死亡还难过的事情。
综合上述几点,关羽败走麦城时,不仅是士兵的忠义问题,更多问题是出自关羽本身。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