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项羽的死与虞姬的死有必然联系吗?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不肯过江东。”
这是北宋婉约派词人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虽然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而这首诗也成了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最真实的写照。可如果再往深层次思考,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呢?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项羽,可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那为何项羽还是不肯过江东呢?
关于为何项羽不肯过江东一直都是文人墨客以及历史学家都关注的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两个观点。
其一,项羽不渡乌江是出于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从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考虑的 。
项羽认识到了长期内战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这场战争尽早结束。项羽确实曾有结束战争的愿望,也曾想过通过他与的个人决斗来结束战争,他觉察到“楚国久相持不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所以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他甚至不惜违背自己个性,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打算以鸿沟为分界,通过和谈换取刘邦的让步。刘邦却违约出兵追杀楚军,当项羽失利并且认识到自己无法立即消灭刘邦而又无法谈和的情况下,项羽只有牺牲自己以结束数年的残杀,据说,项羽当时还是有可能与刘邦抗衡的。
其二,不过江东,是因为已死。
项羽的死与虞姬的死有必然联系吗?两者之间有联系,有学者就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因而不肯过江,拔剑自刎。这样说很有道理,单纯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虞姬之死就显得论据不足。而这与《》上说的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以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段话是一致的。“子弟散”,一方面符合他说的“天之亡我”,一方面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原因。项羽即便过江,败局已定。因而,他选择了不渡乌江。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