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真的不识汉字吗?“不负如来不负卿”到底是谁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奇闻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用四句诗高度概括了自己的后半生14岁突然成为天选之子,进驻布达拉宫,与世俗匆匆绝缘,从此红尘之事再无牵挂。但仓央嘉措并非出于真心断情绝欲,而是他作为五世喇嘛转世童子的身份,不允许他再去触碰爱情,所以他一句实际是不严谨的,“世间最美的情郎”是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期盼,别提最美了,其实他连情郎都不是。
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小山村的一户农奴家庭,虽然家中世代都信奉宁玛派佛教,但宁玛派对结婚生子这方面是不阻拦的,所以仓央嘉措原本应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可惜的是,清三十六年,由于当地政权的一场阴谋,他被强行认定为新一任喇嘛王,其信仰也由宁玛派划归到格鲁派,划掉恶还有仓央嘉措那多情的荷尔蒙。
格鲁派严禁僧徒娶妻生子,甚至都不能接近妇女,仓央嘉措从此广发呓语。他写下很多关于男女爱情的诗歌,至今都被人广为传诵,但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康熙朝尚处于古体诗时代,白话文式的现代诗却是时期才开创的,可仓央嘉措为何写的诗歌却都是白话文呢?
有人说,也有古体诗啊,仓央嘉措最为著名的一首诗就是如此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后两句尤为经典,被不少人奉为座右铭,体现了这位雪域之王在佛法与爱情之间难以抉择的矛盾境地,他之所以能将这件事写得如此透彻,是因为他早已深陷其中。白天在布达拉宫里念佛诵经,夜晚则会与热恋情人达娃卓玛共度温柔乡,而且天亮之前,他必须要返回到那个困住他的伤心之地。
这首诗是古体诗,但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前面说到,仓央嘉措出身农奴之户,没上过汉语学校,他的国语自然不好——说的再直白一点,他根本就不会汉语,更不认识汉字。事实上,仓央嘉措流传下来最为经典的诗集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他写的基本都是藏语诗。
既然仓央嘉措不识汉字,那么流传至今他的那么多汉文诗究竟是谁写的?真实作者的名字叫做曾缄,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就是他将仓央嘉措写的藏文诗翻译成了如今我们熟悉的中文版本。可以说,若是没有曾缄的完美转换,恐怕仓央嘉措的名气不会有如此响亮。
但这不免就引起了争议,因为每个人对于文学的解读都不尽相同,或许曾缄翻译出了“不负如来不负卿”,但其他翻译家可能会写成“佛法美女两不误”,诗意便大大缩减了。而更为可怕的是,仓央嘉措当时很可能就是这么想的!毕竟他真的做过这种事一边捧着经书,一边捧着美女。
这不禁令人想起了日本文学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国内公认最好的中文版本是杨少华版,就是杨少华写下了那一句句发人深省又荒诞浪漫的句子,他为村上春树的作品定下了一种基调,其余翻译作品均脱离不开此基调,让人误以为那就是村上的写作风格,但实际如何我们无法得知,就像我们摸不透仓央嘉措一样。
还有一种说法也很流行,是说这首诗只有前两句是仓央嘉措所写,而著名的后两句是曾缄所添加,其真实性暂不可考。但不管怎么说,不论诗歌是谁写的,我们读者所感受到的诗意不会改变,我们尝到的爱情滋味依然还是那么惊心动魄。但对于仓央嘉措而言,穷小子变成高贵的王,却被剥夺了爱情,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呢?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