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逃亡时遇到了什么?竟唤起了他曾经的良知?
在逃亡时遇到了什么?竟唤起了他曾经的良知?奇闻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叛军攻占潼关,进逼长安。年逾古稀的李隆基,未及通知朝中百官,于十三日凌晨带着杨贵妃姐妹、部分皇亲国戚、朝廷近臣及亲信宦官,在几千护卫下,打开禁苑西门——延秋门,仓皇逃亡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年迈的皇帝,危急之际,曾经的良知似乎苏醒了。逃亡途中,要焚毁国库,李隆基制止道“贼军来后得不到,必然加重对百姓的搜刮,不如给他,以免加重百姓的困境。”(“贼来不得,必更敛于百姓;不如与之,无重困吾赤子。”)杨国忠要过河烧桥,李隆基责备道“士庶(官民)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要把火扑灭再赶上队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逃亡中的李隆基,残存的人性如萤火寒星,散发出可怜的微光。人蹒跚行至咸阳附近,向来养尊处优的公主、皇孙们饥渴难耐,李隆基只得亲自找到百姓门上讨饭吃“卿家有饭否,不择精粗,但且将来。”百姓还是通情达理的,一看他们沦落到如此地步,于是“争献粝饭,杂以麦豆”。这些平日吃腻了珍馐佳肴、山珍海味的皇孙们,此时才体会到什么是饥饿,“争以手掬食之,须臾而尽,犹未能饱”。从来不曾尝过艰辛的李隆基,此时的举动着实令人动容。他吩咐随从给百姓付了饭钱,并表示感谢与慰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一位名叫郭从谨的老人主动向玄宗进言,核心思想是,皇上听不到真话才有今日之流亡。玄宗听后,不仅没有龙颜大怒,反而“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李隆基是不幸的,这个的缔造者,竟然乘舆播迁,颠沛流离。李隆基又是幸运的,落难途中得到了百姓的帮助,听到了百姓的诤言。正是由于落难,他才知道民心之可贵,奸佞之误国。可惜的是,在接下来的马嵬坡事变中,人们只记住了杨贵妃的,却忽视了六军不发的民意军心。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