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真正的死因是太爱面子?如果崇祯逃亡南京明朝会怎么样?
真正的死因是太爱面子?如果崇祯逃亡南京会怎么样?下面奇闻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关于明朝,大家都非常熟悉一句话,那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听起来仿佛铁骨铮铮,实则是让失了机动性。以此为死守信条的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攻破明朝都城北京之前,崇祯自知无法挽回可还是拼死守城。以至于,城破之后,崇祯不得已选择了自缢殉国。
崇祯皇帝剧照
事实上,崇祯皇帝完全是有机会不死的。我们知道,明朝时期,自上位之后,明朝就有北京都城和南京,并且南京保留了完完全全的国家机构。在李自成兵临北京之前,崇祯皇帝召集文武大臣商量去留对策,结果是一半要守,一半主张南迁,崇祯好面子,不肯自己做南逃的决定,老想着大臣们求着他去往南京。于是崇祯留守在了北京。
大臣们商议去留问题剧照
那么稀饭君有一个疑问,如果崇祯皇帝的坚持战略性转移到南京的话,明朝是否可以继续维持下去,明显的优势有哪些呢?
一、地位正统
我们知道,历史上在崇祯皇帝去世之后,同年时期,在南京以马士英和为代表的明朝遗老拥立了福王为南明首位皇帝。彼时的南明,国土面积较之大清、大顺、而言无疑是最辽阔的,而且江南一带素来富庶。不仅如此,当时的南明军队尚有上百万之众,可为何仅一年的时间,就被大清打得找不到北了呢?
弘光皇帝剧照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皇帝身份正统性存在争议,由此引发了南明内部诸多的派系之争,不断的内耗。内耗完了,理所抗清的有生力量便是被削弱了。如果是崇祯坐镇南京,那么情况或许会完全不一样。崇祯皇帝的正统性毋庸置疑,引领明朝十余年的崇祯皇帝即便是狼狈的逃到南京,那也是名正言顺的天子,是全明百认的君王,何至于出现军队内耗呢?
剧照
二、治国能力
南明的几任皇帝大都是赶鸭子上架,矮子里挑高个,实则一来没有治国经验,二来没有力压众人的权威,往往都是受制于手握兵权的将领,曾一度还有皇帝受到了将领的软禁。如果换成崇祯皇帝,十多年的皇帝生涯多少磨砺出一些政治能力与眼光,再加上崇祯皇帝在北方的失利经历,其综合能力远远在弘光皇帝之上。就好比是一个是工作十余年的老司机,一个是的实习生,岂能相比呢?至少,崇祯皇帝不会让南明之初的那种乱局出现。
崇祯皇帝剧照
三、战略优势
毋庸置疑,明朝末年之所以明明拥兵数百万,却是敌不过农民出生的李自成,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崇祯没钱。在一定程度上,打战打的就是钱米。没有军饷,哪个士兵肯卖命死战?而北方连年兵祸再加上天灾,百姓们早已是无以为活,那么朝廷也就是。北方一直是靠着富庶的南方不断的钱米支援,才得以维系的。
剧照
崇祯皇帝如果逃到了南京,那么北方的大麻烦就留给了李自成与大清。李自成与大清不断的攻伐彼此,崇祯皇帝只需在南京大力发展生产,累积资产。大可做那只螳螂捕蝉之后的黄雀,待时机成熟之际,再挥师北上,一举拿回属于自己的地盘,也算是没有辱没了祖宗。
李自成剧照
而来,我们知道,大清之所以能入主北京,很大一个原因是明朝总兵为了复仇李自成而引入中原的。如果崇祯皇帝尚在人世,世受皇恩的吴三桂恐怕在引清军入关之时也要掂量掂量的。如果吴三桂严防死守的话,大清能否入关还是个未知数呢,哪来的大清打着为崇祯复仇堂而皇之的入主北京呢?
弘光皇帝剧照
所以说,稀饭君以为,如果崇祯皇帝抛开一切,义无反顾的逃到南京的话,还是非常有希望扳回一局的,再不济也不会像南明的若干皇帝一样,毫无建树。各位小主们,你们认为呢?欢迎投票或留言讨论哦。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