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指的是几岁?古人为什么用豆蔻形容少女?
在古代,男女的适婚年龄普遍很低,古时女子在20多岁的时候,估计孩会打酱油了,也,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古人从不吝啬把世间最好的事物都用来赞美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们,那,为什么偏偏豆蔻胜出了呢?看过豆蔻照片,你便会明白了。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大诗人的《赠别二首之一》,现在大家更会把这首诗作为用豆蔻形容年轻少女的出处,这是杜牧在离开扬州时,为一位只有十三岁左右风尘女子张好好的诗作,诗中把这位少女比喻为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前人也曾有注解“牧之诗咏娼女,言美而少,如豆蔻花之未开。”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红豆蔻几种,这其中,尤要数红豆蔻最是好看,芯中有两个花瓣相并,形状就像心形,这样的景象就像是上天赐予的特别之处,古时这些风流之人更是不会错过,况且,红豆蔻的心形花瓣未免太具象了些,还不够这么多诗人寄情与它。
我们现在可以去搜索豆蔻花的图片,尽管模样各有不同,但无论是哪一种,它们含苞待放之时的那种纯洁美好,引人无限遐想的样子,在与妙龄女子联系起来,可谓是毫不牵强,我们与古人的审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非常相似的,也正因为这种认同感,才让“豆蔻女子”流传至今。
就像我们现在在一些特定的节日和场合买花会去考虑这些花的花语一样,古时的诗人在把这些美丽的花作为意象去作比喻或寄情之时,也会反复斟酌对比,这也便有了现在形形色色的各式比喻。
就像杜牧诗中写的那样,扬州十里路上皆是美人,但都不及眼前的这一位张好好,十三四岁的少女正是懵懂之时,她们的天真美好,加上对她们的未来有着无限未知、可能与憧憬,试问,这样的女子,谁不喜欢呢?
古人对豆蔻女子的偏爱到了什么程度呢?现在都说女孩子最好的年纪应该在18岁,可他们不是,豆蔻年华才是一个女孩子最美好的年华,那过了这个年纪会怎么样呢?他们会告诉你过了这个年纪就老了。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