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丧葬习俗是什么样的?瓦罐坟又是什么?
丧葬习俗是中国从古至今非常重视的一种习俗,把老人的后事安排妥当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现在很多地方办葬礼的时候都还会专门请人来哭,哭丧是儒家礼仪之一,其实古代的丧葬习俗有很多,规矩也有很多,不过经过历史的发展,慢慢的就形成了现在的丧葬习俗,也更适合时代的发展。
古代的丧礼一般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丧礼、葬礼、服丧,在丧礼这部分的时候,死者临终之前,要将其抬到正厅的床上,头朝东,然后换上新衣,在死者临时之前还要在口鼻之间放一块新棉花,棉花不动时,就表示气已断绝,然后把死者抬到另一个床上,再盖上新被子,把珠玉等放入口中,这还只是丧礼的一部分。
在古代还有一些现在看来比较特殊的丧葬习俗,比如“瓦罐坟”,“瓦罐坟”就是地下挖出墓穴,只留一个出入口,形似瓦罐,在以前一些地区,由于生产力不足,为了节省食粮,朝廷就下令把满了六十岁的老人送进瓦罐坟,比如母亲满了60岁,儿子就会把亲娘关进坟里,然后每送一顿饭后就砌一块砖,直到坟口堵死,老人就会在里面死去。
“瓦罐坟”这种丧葬习俗形成的原因很多,不过现在看来是没有道德和人性的。在古代的还有一种丧葬习俗叫“寄死窑”,就是在山壁上或灌木丛中挖掘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老人就在里面直到死亡,在川、陕、鄂、豫交界的汉水流域中游及其支流发现了大批古代“寄死窑”,都是古代安排老人后事用的。
现在看来“寄死窑”是没有人性的、没有道德的,在很久远以前的古代,人类知识经验少,生产能力低下,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生存需要非常艰苦的努力,保证自身生存才能保证族群延续,人们往往“顾生不顾死”,所以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就去了“寄死窑”,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行为并不是没有道德、没有人性的。
“寄死窑”、“瓦罐坟”等丧葬习俗是在生产能力低下的古代一些地区的丧葬习俗,形成的原因都是由于生产能力不足等原因,由于社会的发展,这些丧葬习俗已经消失了,如今尊老、养老、爱老才是正确的道德标准和文化标准,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传统美德。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