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蒙古和亲的公主,为什么大多都没有生育孩子?
和亲作为中国中原王朝安抚,免于战争侵害的一种手段,被中国古代的王朝多次使用,中国最初的和亲并不是在中原和匈奴之间,春秋时期就早有记载。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以伐秦之役怨 欒氏 ,而固与和亲。”那个时候的诸侯国,为了建立平等可靠的外交关系,将国君的女儿嫁给他国,作为礼节和回应,同盟结交国家也会把自己的女儿嫁到对方国家去。
历史上各族统治者的和亲政策究竟是利是弊,现在依然众说纷坛,有一种观点认为和亲是一种屈辱投降卖国政策,意味着妥协,一种看法是和亲有效地缓解了边界地带的战争,促进了各地的和平,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
不管怎么来看,当时和亲的公主是肯定不会愿意的,毕竟从富饶的长安故土远嫁到荒凉的西域当作异族人的妻子,不少人都无法接受,很多公主在短短几年就因为忧虑或者是而亡。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打败,为了得到汉朝的支持帮助,向汉元帝俯首称臣,并主动求婚,这是一种示弱的表现,表示愿意得到汉朝的归化认同。听了之后主动请求出塞。
她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宫中长期遭到冷落,不能得到汉元帝的宠幸,看不到希望,当时很多人愿意出宫,但一听是要嫁到遥远的西方去,于是纷纷不乐意,汉元帝这才选中了王昭君。
《汉书·元帝记》记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王昭君被嫁到西域后,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是匈奴语,王后之意,在王昭君出使西域之后,边境维持了将近60年的和平。
除此之外出使西域的公主还有很多,大多很少生儿育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公主,尽管是奉着王命前去的和亲,心中多少还是有抵触之意,西域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在汉朝贵族出身的公主身娇体弱,很难能活太久,这是一个原因。
中原王朝和亲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匈奴王诞生产下和亲公主的后代继承人,好方便自己的控制,匈奴他们也不是傻子,怎么会多和汉人公主亲近,让带有血统的子嗣继承王位呢?
很多的公主只是和匈奴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匈奴还有一个特别野蛮的习惯,那就是父亲死后儿子会继承父亲所有财产,其中就包括女人。这对于讲究伦理礼制的汉人女子是非常难以接受和排斥的,更不会主动去当诞生他们的孩子了。
建始二年,韩邪于单于死后,王昭君就被嫁给了他的儿子复株累单于,王昭君上书汉朝请归,却被朝廷所不允许,和复株累单于生活了十一年之后,复株累单于去世,王昭君又被迫嫁给韩邪于单于的,两年后郁郁去世。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