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猪肉为何难登大雅之堂?猪在古代受“歧视”?
古代猪肉为何难登大雅之堂?猪在古代受“歧视”?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礼记》记载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这段话的意思是,诸侯没有缘由,不会轻易杀牛,大夫没有缘由,不会轻易杀羊,士没有缘由,不会轻易屠宰狗和猪。
从这段文字可见,做为祭祀的太牢,猪肉位列牛肉、羊肉、狗肉之后,很难被端上贵族的宴席。
《》提及的美食有牛肉,甲鱼肉、羔羊肉,还提到了鹅肉、鸡肉、鹌鹑肉、狗肉等,猪肉不在其列,显然属于等级最低的肉类,甚至还不如鸡鸭鱼肉。
《本草纲目》记载
“豕食不洁,故谓之豕。坎为豕,水畜而性趋下喜秽也。”
猪肉为何难登大雅之堂?
其主要原因是,古人养猪,猪圈和厕所相通,人们吃猪肉的时候,自联想到猪的污秽不洁。
,古人还认为吃猪肉容易得风病。
诗人在《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铭并序》中记载“本草言是肉(猪肉)能闭血脉、弱筋骨,壮风气,嗜之者必病风。”
时期,出于对农耕的重视,人们对杀牛吃肉嗤之以鼻,却对羊肉青睐有加。
,唐朝开始,羊肉属于主流的肉类食物。
《唐六典》记载了朝廷每月供给的肉类食物有“羊二十口、猪肉六十斤、鱼二十头。”
可见,羊肉是主要的肉类食物,猪肉只有六十斤,也许还不是藩王等王室成员食用的,而是给藩王属下官吏,或仆人等食用的。
时期,宫廷的肉类食物依旧以羊肉为主。
在位时期,每天要屠宰三百五十只羊。
在位时,御膳房每年消耗四十三万斤羊肉,而猪肉仅有四千斤。
文人写有《猪肉颂》一诗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说的是黄州盛产上等猪肉,可是却卖不上好价钱,原因是,富贵的人不喜欢吃,而贫穷的人又不知道猪肉的烹饪方法。
苏轼没有被贬的时候,估计也没吃过猪肉。
被贬之后,地位卑贱,不得不吃起了下等人才肯吃的食物——猪肉。
苏轼吃了猪肉感觉味道蛮不错,于是就写诗倡导吃猪肉。
同僚范祖禹问苏轼“你吃猪肉不怕犯风疾?”
苏轼大笑说“淳甫(范祖禹字淳甫)诬告猪肉!”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唐宋时期,人们对羊肉过于依赖,而对猪肉充满偏见。
时期,猪肉逐渐开始取代了羊肉的传统地位。
《明会典》记载
宫廷掌管御膳房的光禄寺每年杀猪一万九千头,杀羊一万一千头,牛四十头,鹅鸭约七万只。
《三朝北盟会编》记载
“以极肥猪肉或脂,阔切大片,一小盘子虚装架起,间插青葱三数茎,名曰肉盘子,非大宴不设。”
金人的这种习俗直接影响到后金——大清。
时期,猪肉的地位持续攀升,才成为了肉类食物的主流。
奇闻趣事
- 考古的人为什么活不久,考古为什么无聊
- 周朝是个什么样的朝代,周朝是什么时期的
- 周朝天下真有800年吗,周朝天下真有800年吗为什
- 周朝后面是什么朝代,周朝怎么变成春秋战国
- 辛追刚出土时容貌,辛追刚出土时候的样子
- 兵马俑是真人吗,兵马俑是真人吗知乎
- 灭了夏朝的人是谁,灭掉夏朝的是谁
- 刘邦子孙后代关系图,窦太后是刘邦的什么人
- 周朝被谁给灭了,谁灭的周朝
- 明朝历史事件大全,明朝历史事件大全表
- 哪个朝代是公元第一年,哪一年是公元一年
- 唐朝之前是什么朝代,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 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近代重大考古发
- 全世界最可怕的古墓,世上最恐怖的墓地
- 考古国家凭什么挖人祖坟,为什么国家挖坟叫考
- 周朝的建立和灭亡原因,周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