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魏时期的“子贵母死”制度是怎么来的?

历史文化 2022-06-19 05:26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今天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北魏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子贵母死”的意思就是儿子被立为太子,就要把其母亲杀死,以防止母亲干政。

  “子贵母死”制度的由来

  北魏时期,由君位传承引发的动乱十分频繁,当时北魏尚未确立一套父子传承的嫡庶长幼之序,储君的策立和登基往往有赖于母后和母族的强大,可谓“母强子立”。

  道武帝的即位,也是依赖于母后及舅族的干预和支持,既然道武帝是“母强子立”的受益者,他就应该支持才是,为何却改成了“子贵母死”呢?

  北魏建国前,拓跋鲜卑还处在氏族公社解体时期,《魏书 序记》把妇人比作“天女”,妇女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北魏妇女没有礼教的束缚,也没有对其用权的制约制度,所以导致她们经常通过,来控制部落内部大事。道武帝在巩固自己权利的过程中,明显感到母亲和妻子对自己权利造成的威胁。为了防止后辈子孙有这样的困惑,在经过考虑之后,道武帝就决定先杀死太子的母亲,以防太子的母亲干政。道武帝还制定了“父死子继”的制度。也只有实行“子贵母死”,“父死子继”制度才能得以顺利实行。看来道武帝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杀戮,而是想维持子承父业,男人掌权。

  “子贵母死”制度被谁废除,又是如何被废除的呢?

  到了宣武帝这一代,“子贵母死”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宣武帝的众多妃子,怕生下儿子,给自己带来祸患,堕胎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下去,宣武帝真成了孤家寡人。当时的妃子胡灵儿看到宣武帝身边一个孩没有,替他着急,于是打算替宣武帝生个儿子,别人都劝说她别要孩子,否则会丧命,胡灵儿却说只要为皇帝生个男孩,她死也愿意,胡灵儿还是比较勇敢的,。后来,宣武帝终于迎来了他和胡灵儿的儿子。

  宣武帝时,后宫妃子多为汉女,妇女专权干政的情况大为减少,“子贵母死”制度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再加上宣武帝笃信,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出生后就没了母亲。于是,宣武帝就废除了“子贵母死”制度,这样胡灵儿也得以幸免。

  道武帝想摆脱女权干扰制定的“子贵母死”制度,有它存在的意义,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妇女干政的现象,这一现象最的根源还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因为“子贵母死”制度的实行,道武帝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杀害,他也成了这一制度间接的受害者。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