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黄马褂到底有什么作用 为何获得赏赐的人不能随便穿在

历史文化 2022-06-19 05:24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黄马褂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欣赏。

  黄马褂在清朝是非常尊贵的赏赐。不过,获得赏赐的人,却不敢随便穿在身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看看黄马褂有什么作用?

  (清朝黄马褂)

  按照功能作用的不同,黄马褂其实共分为四个种类。

  一、行职褂子。

  所谓行职,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用途。每当出行时,皇帝身边的所有随从,包括大臣、侍卫在内,全都要身穿黄马褂。而此处的黄马褂就有点工作服的意思。

  统一穿黄马褂,无非是为了体现威仪,震慑众人。

  颜色的选择上,一般都选择黄色。黄色是象征皇室的帝王之色。,侍从还要集体在帽后戴孔雀翎,腰间佩上官刀。如此一来,整齐划一的造型,再加上象征皇权的黄色,皇帝还未走近,皇室的威严气息就已经扑面而来了。

  这种行职褂子是彻彻底底的工作之用,一旦不在皇帝身边,侍从就不准私穿黄马褂了,否则将会被治罪。

  (木兰秋狝)

  二、行围褂子。

  这种黄马褂主要是打猎或比武之时,皇帝专门用来赏赐的物品。

  皇帝之前,历代都会到木兰打猎20多天,也就是当时说的围猎。但凡在打猎中表现优异,在把猎物献给皇帝时,都有机会被皇帝赏赐一件黄马褂。除了献猎物外,一般围猎期间还会进行一些类似于射箭、枪棒等比赛,通常是要求满汉蒙官吏全部参加。一旦有人表现突出,或者达到了规定的某些要求,皇帝都会赏给这些官员黄马褂。

  这种褂子也同样只有在陪同皇帝围猎时可以穿,若其他时候穿,也会被扣上“觊觎皇权”的帽子。

  以上这两种黄马褂属于低级褂子,由于获得的门槛比较低,在外形上也与高级褂子有所区别。

  ,低级褂子的纽扣都是黑色,而高级褂子的纽扣则通常与布料颜色相当,都是黄色。

  除开纽扣之外,高级褂子上一般都还会绣有几团龙纹,龙纹的数量,通常是根据受赏人身份而定。比如亲王级别的人获得黄马褂,那么褂子上往往都会有八团龙纹。而其他高级褂子上通常只有两团或四团龙纹。至于低级褂子,就没有任何图案了。

  (平定太平天国后的将领,图取其意)

  三、武功褂子。

  清朝初年,但凡在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将军,会被皇帝赐予“巴图鲁”的称号,又或是被封为爵爷。这些奖励,无一例外都是表现皇帝恩赐,展示亲密的手段。到了后来,黄马褂也渐渐具备了这些功能。

  比如武功黄马褂,一般是赏赐给在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将军。像在期间,凡是能在平乱战争中立下功劳的人,都能被赐予黄马褂。由于清廷急于平乱,就大肆封赏。太平天国平定之后,几乎每个参与平乱的将军都得到了一件黄马褂。

  四、特赐褂子。

  特赐黄马褂一般是皇帝赐予钦差大臣和外交官的一种身份象征。通常情况下,当大臣获得这种特赐马褂之后,必须要骑着马绕着紫禁城走一圈,以此来彰显出皇恩浩荡。这在当时也被视作是一种荣耀。

  ,有一些皇帝或者特别宠爱的人,也有机会被赐予这种特赐马褂。比如清末时期,太后便赏赐了一件黄马褂给为自己开火车的司机。

  需要补充的是,像第三类和第四类这两种高级褂子,皇帝在进行赏赐的时候,都会批准他们“准予穿”或是“常服之”。但事实上,就算是“常服之”,受到赏赐的人也仅仅会在重要的庆典中,才敢穿出来。毕竟这是皇帝御赐的衣服,一旦破损或弄脏,或者穿错了,都是不太好交差的。

  清朝最著名的黄马褂,要属曾穿过的一件。

  1895年,李鸿章在与日本谈判《马关条约》之时,曾经遭遇了一个日本浪人的行刺。当时李鸿章挂了彩,将黄马褂染了色。李鸿章在临近昏迷之际,仍然不忘叮嘱身边人,不要洗血迹,要将黄马褂保存好。在李鸿章看来,这件染色的黄马褂,便是他报国的最好证据。

  (参考资料《清史列传》《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