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毛泽东希望邓小平妥协 顺从他的什么最后心愿?

历史文化 2016-07-08 11:36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他对邓小平一再留情,是希望邓小平能够就此妥协,顺从了他这一个的心愿……他(邓)不愿意违心地主持写一个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余伯流,原题为的“政治碰撞”使毛泽东下定决心进行“批邓”
 
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一书中,说得更精彩、更贴切。她写道
 
分析毛泽东的内心,他既真心地赏识邓小平的才干和品格,又恼恨邓小平对“文革”的态度。他对邓小平一再留情,是希望邓小平能够就此妥协,顺从了他这一个的心愿。毛泽东实在是太老了,太疲倦了,这一番“安定团结”的政治格局,是他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所进行的选择,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再变动了。,令毛泽东悲哀的恰恰却是,邓小平具有和毛泽东一样的性格,也是一个在原则问题上绝对不会让步的人。在毛泽东这样殷切的期望下,邓小平没有接受毛泽东的这个建议。邓小平明确地说,由我主持写这个决议不适宜,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邓小平的意思说得明明白白,九年“文化大革命”,他被打倒了六年,作为一个脱离运动的“世外”之人,对于“文革”,他既没有参与也“不了解”,“不适宜”由他来写。其实,最根本的,他不愿意违心地主持写一个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
 
邓小平这种完全不让步的态度,使得毛泽东下决心进行“批邓”。在毛泽东政治生命的关头,他要坚定不移地扞卫“文化大革命”,他不容许任何人对此存有非议,更不容许任何人翻“文革”的案。
 
肯定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成为毛、邓之间生前的一次政治碰撞!
 
在这次碰撞中,毛泽东未能如愿,失望了;邓小平没有屈服,高大了。
 
其实,邓小平所说自己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是接过毛泽东的话来回敬毛泽东的。
 
1975年11月13日,毛泽东在关于打招呼的批语中写道
 
过去只有河南同百分之八十的县委书记打了招呼,所以没有受冲击。在多数人身上复杂一点。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要估计这种情况。一些老同志打个招呼,如周荣鑫、李昌、胡耀邦、胡乔木、刘冰、李井泉等几十人也要打招呼。
 
邓小平巧妙地借用毛的话,维护了真理与正义!
 
由于邓小平婉拒了毛泽东要他为“文革”作一个“三七开”的决议的建议,冲决了毛泽东生前政治上的底线,根据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的决定,邓小平的大部分工作实际上被停止了,只“专管外事”。
 
1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转发〈打招呼的讲话要点〉的通知》。这个通知是在中央政治局在京召开了有130多名党政军机关负责的老同志(还有几位青年负责同志)参加的“打招呼会议”,宣读了经毛泽东批准的《打招呼的讲话要点》后,才正式发出的。
 
毛泽东在《打招呼的讲话要点》都说些什么呢?主要内容是
 
毛主席指示“清华大学刘冰等人来信告迟群和小谢。我看信的动机不纯,想打倒迟群和小谢。他们信中的矛头是对着我(指毛主席)的。”中央认为,毛主席的指示非常重要。清华大学出现的问题绝不是孤立的,是当前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这是一股右倾翻案风。尽管党的九大、十大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作了,有些人总是对这次文化大革命不满意,总是要算文化大革命的账,总是要翻案。根据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通过辩论,弄清思想,团结同志,是完全必要的。
 
清华大学的这场大辩论必然影响全国。毛主席指示,要向一些同志打个招呼,以免这些同志犯新的错误。中央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正确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同广大干部、广大群众团结在一起,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各项工作做好。
 
这个《打招呼的讲话要点》,虽然没有公开点邓小平的名,但已明确提出“这是一股右倾翻案风”,明确提出“有些人总是对这次文化大革命不满意,总是要算文化大革命的账,总是要翻案”。这里所说的“有些人”,显然是指邓小平和以邓小平为首的一批老同志。毛泽东“打招呼”的主要对象也是这些人,“打招呼”的目的是要这些人“正确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中共中央的《打招呼的讲话要点》下发后,一场由毛泽东和中央发起的全国范围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迅即席卷全国!
 
12月份,“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恶浪汹涌澎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校批判组和“四人帮”控制下的新闻媒体,连篇累牍地抛出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章,大有铺天盖地之势。
 
邓小平失势了,接近“下野”了。
 
中国改革的“试验”也中断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