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邓小平因何事被称为“京都老翁坐看风起云涌”

历史文化 2016-05-20 11:02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1991年,为了继续高举改革大旗,时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的周瑞金与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施芝鸿和《解放日报》评论部的凌河一道,以“皇甫平”为笔名,在《解放日报》上头版发表系列文章,呼吁坚持改革开放,他们与保守观点的媒体展开了一场论战,这期间,邓小平一直冷静观察,后来北京流传一句话,京都老翁坐看风起云涌。

 
 
凤凰卫视5月6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和中国国内的局势都发生了大变化,国际上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冷战格局被打破了,而在中国国内经过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中国的改革进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反“和平演变”的呼声甚至盖过了改革开放,针对经济特区,有些“左”的政界人物、理论家们称,那就是“和平演变的温床”,引进外资就是做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面对这些激烈的言辞,人们不禁怀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改革共识会不会破裂,内外交困中的改革开放,会不会就此永久“休克”。1991年,为了继续高举改革大旗,时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的周瑞金与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施芝鸿和《解放日报》评论部的凌河一道,以“皇甫平”为笔名,在《解放日报》上头版发表系列文章,呼吁坚持改革开放,他们与保守观点的媒体展开了一场论战,这期间,邓小平一直冷静观察,后来北京流传一句话,京都老翁坐看风起云涌。
 
1992年元旦,时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的陈开枝突然接到了省委书记谢非打来的电话,“我们盼望已久的那位老人要来了”,1月17日,一趟没有编排车次的专列载着已经没有任何职务的邓小平和他的家人从北京开出向南方驶去,南巡期间尤其是1月19日到达深圳之后,看到在那里发生的巨大变化,一向沉默寡言的邓小平显得兴致很高,他不停地发问,也不停地发表大量的讲话,针对特区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提出了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他指出凡是符合,“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想法,就可以试试可以干。,邓小平还提到了他发明的“允许看不争论”的原则,他说“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论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其实,关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起初是严格保密的,后来《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陈锡添作为唯一被允许到现场采访的(文字)记者,多次与深圳市委的领导们沟通后,在获得同意后《深圳特区报》连续发表了八篇猴年新春评论,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内容终于得到了部分的公开,震动全国。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