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生考取功名的话 书生需要背多少书

历史文化 2022-06-18 08:15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古代书生背书吗?奇闻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其实说“背”是不恰当的,准确来说,“背”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学习理解”“融会贯通”

  古代,从隋开始,唐及以后发扬光大,明清鼎盛。人人都说不好,八股文如何如何禁锢思想。但我们看问题不能站在事后的眼光,而要设身处地,以“历史”的方式去思考与研究。

  科举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机制,其根本是为国家服务,为君主制的中央集权服务,,也可以说为人民服务,毕竟国家国家,有“国”有“家”。所以,这肯定是过独木桥,竞争之大,非高考所能及。没有所谓的公平可言,,世界上本无绝对的公平,永远只有相对的公平。

  既然是为君主服务,为中央集权服务,所以你必须要认可这个价值观,我们不用去苛责那些忠君之人是愚昧无知,也不必批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毫无人性,这都是很正常的。你要问我为啥,我只能告诉你,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我要生在那个年代,我也忠君,我也会三叩九拜,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各位四书五经的“辅导资料”

  所我要“背”什么,取决于“大纲”考什么(很熟悉吧,这就算是历史发展规律了)。,四书五经都很短小精悍,要背下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理解,否则只是小孩子摇头摆脑似得倒背如流,没有意义。这时候,就有很多文坛大咖,例如说,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些“辅导教材”,统称为“注集”。天下学子,就都通过这些辅导教材去学习理解。这类注集的数量、字数就不好预测了。可能四书随便一句“行拂乱其所为”,6个字,注集会有6000个字,这个东西说不好,看个人造化,你自己天资聪慧,一看便懂,搞不好自己都能做“注集”。否则,愚钝不堪,就算把天下注集都买来吃了,还是不懂为啥行拂乱其所为。

  到了考试的时候,一看题目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明。

  你傻不傻眼,不止你傻,大家都得傻,这不止是超纲,完全就不在纲内。拿的来做题目,是要砍头的,因为不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放心,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题目是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前半句出自《大学》“于止知其所止,可以忍而不如鸟乎”

  后半句出自《》“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超纲了吗?没有

  完全是胡诌,将两个毫无联系的句子放在一起,就是科举后期经常出现的情况,因为四书五经就那么多句,很多话也并不适合出题目,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断章取义的情况。

  珍惜当下,还是好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