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金融轶闻:孙权喜欢铸造“大钱” 险致通货膨胀
历史文化 2016-01-21 16:54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说孙权是“大皇帝”不是跟他老人家客气,这位东吴开国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正是“大皇帝”。要说孙权这个人似乎有个“大”字瘾,皇帝要做“大皇帝”,钱也喜欢用大钱。
孙权还在当东汉的吴侯的时候,就开始铸造“大泉五百”的大钱,等自己当了皇帝就变本加厉,赤乌元年(公元238年),铸造了“大泉当千”的大钱。此后他的大钱瘾一发不可收拾,先后铸造了“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大泉”就是大钱,“五百”、“一千”和“五千”是面值,意思是这枚大钱折合五铢钱五百、一千、五千。
这种一个钱当若干钱使用的“面值货币”,在中国的“知识产权”,属于孜孜不倦的货币改革家王莽,他在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第一次改革货币,发行了大钱、契刀、错刀三种大面值新货币,分别折合五铢钱五十、五百和五千,此后多次“币改”,各类大面值货币改头换面,却始终存在。
王莽因为政治上身败名裂,其货币改革也被贬为“瞎胡闹”,有批评者指出,他铸造的大钱“大泉五十”重不过十二铢,也就是五铢钱重量的2.4倍,却要当五铢钱的50倍面值使用,实在和抢钱无异。不过大钱并非一点好处也没有——铜钱实在太重,随着大宗交易的普及,“一个钱能当一串钱花”的大钱携带、流通都更方便,到了东汉末年,各国都纷纷铸造大钱。
问题是,孙权的大钱,“含铜量”未免太夸张了些。目前所发现的“大泉当千”钱,最早的铸于公元238年,最晚是公元246年,早期的较重,也不到35铢,后期的则不足20铢。也就是说,“大泉当千”最重的版本,不过相当于五铢钱分量的7倍,却要当五铢钱面值的1000倍使用,而流通范围,却不过区区江南半壁,照今天话讲,不闹出恶性通货膨胀才见鬼了。
当时通胀水平达到怎样的程度?民间物价一天几蹿,商贩们根本不敢收铜钱,索性恢复了物物交换,而官方则把铜钱用作赏赐,大将吕蒙偷袭荆州得手,杀死了蜀汉名将关羽,孙权大笔一挥,赏钱一亿。中国古代的亿有两种概念,一种是“万万”即和今天的亿一样;另一种是“十万”,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一笔很吓人的一次性奖金,可时人和后人却并未眼热——因为这些大钱横竖也只能数着过瘾,买不了啥东西。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