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生天灾的时候 皇帝第一件事为什么先反思自己的德行
对古代天灾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时,下诏书说 过去几年频繁歉收, 屡遭水旱疾疫之灾,朕深为忧虑。我愚而不明,尚不知其故何在。是朕的政事有所失且行为有缺点呢 ? 还是天道有不顺,地利难以得,人事多失和,鬼神不愿享受祭祀呢 ? 到底是何种原因 ? 是百官的俸禄过高与劳民伤财的事办得过多吗 ? 为什么粮食竟如此的缺乏呀 ! 度量耕地并未减少,统计人口增加的也不多,按人口平均占有耕地,比之于古代还要多,而粮食却极为不足,失误的根源何在 ? 是否由于百姓弃农经商,如大量酿酒而浪费粮食,过多的饲养牲畜而消费粮食以致严重地损害了农业呢 ? 从小与大各方面来探计,我还未能找出症结所在。现愿与丞相、 列侯、 吏二千石及博士来,凡是能对百所帮助的,无论是偶有所感与考虑成熟的, 都可以言无不尽。
时,郡国有四十九处地震,有的地方山崩水出。汉宣帝下诏说“大凡灾异的出现,是天地示以警戒。朕继承大业,奉祀宗庙,君临于臣民之上, 未能德被群生, 因而地震,毁坏祖宗宗庙,朕深为惶恐。丞相、 御史其与列侯、 中二千石及知识渊博之士,提出御塞灭异的建议,以匡正朕的不德,望言无不尽。令三辅、 太常、 中原郡国各荐举一人。有些律令给百姓造成困难与不便的可以, 望分别提出。因地震破坏严重的,免收。 ” 。宣布大赦天下。皇上因为宗庙被地震所毁,就穿素服,避正殿五天以表示心情沉重。
为什么古代一旦发生天灾,皇帝反思自己是不是德行有失?这其实是受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宗旨是人的心理行为会影响气候,会影响刮风下雨,能决定年成是否。而风调雨顺决定了当年的粮食收成,粮食丰收才能国泰民安,不仅是在古代,当代农业也是要靠天吃饭的。
说至德之世,贾便其市,农乐其野,大夫安其职,处士修其道,人民乐其业,是以风雨不毁折,草木不夭无,河出图,洛出书。及世之衰也,赋敛无度,杀戮无止,刑谏者,杀贤士,是以山崩川涸,蠕动不息,野无百蔬。
老子还说一国之主怀其仁诚之心,甘雨以时,五谷蕃殖,,月省时考,终岁献贡,养民以公,威厉以诚,法省不烦,教化如神,法宽刑缓,囹圄空虚,天下一俗,莫怀奸心,此圣人之思也。
老子的思想,是支持天人合一的。一国之主如果怀着仁诚之心治理国家,就不会施行苛政,百姓的生活就轻松幸福。做生意的人开心的做生意,农民开心的种地,公职人员公正的处理公事,因为愉悦的心情感召了天地,气候也非常适合,该下雨就下雨,不会发生干旱和洪灾。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而如果社会走向衰落,就会发生税负过高的事情,贤臣逃匿,百姓怨声载道,这样的怨气感召了天地,就会发生河流干枯的情况,也会发生干旱洪灾。因为自然灾害,田野里连野菜也长不出来。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古代流传已久,尤其是对皇帝们来说,贤明的皇帝们更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一旦发生天灾,皇帝们要反思自己的。这是古代一种先进思想的代表,让人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从而警戒自己的行为。
科学发展到如今,和人类历史比起来,还很短暂。有很多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必须去历史的经验里寻找答案,每当科学不能解释一些现象,人们便对科学不再那么迷信,让人对自然有了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才能让人类活得久,如果任意妄为,不知会闯出什么祸来。
奇闻趣事
- 考古的人为什么活不久,考古为什么无聊
- 周朝是个什么样的朝代,周朝是什么时期的
- 周朝天下真有800年吗,周朝天下真有800年吗为什
- 周朝后面是什么朝代,周朝怎么变成春秋战国
- 辛追刚出土时容貌,辛追刚出土时候的样子
- 兵马俑是真人吗,兵马俑是真人吗知乎
- 灭了夏朝的人是谁,灭掉夏朝的是谁
- 刘邦子孙后代关系图,窦太后是刘邦的什么人
- 周朝被谁给灭了,谁灭的周朝
- 明朝历史事件大全,明朝历史事件大全表
- 哪个朝代是公元第一年,哪一年是公元一年
- 唐朝之前是什么朝代,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 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近代重大考古发
- 全世界最可怕的古墓,世上最恐怖的墓地
- 考古国家凭什么挖人祖坟,为什么国家挖坟叫考
- 周朝的建立和灭亡原因,周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