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落魄青年主父偃如何飞黄腾达:一年升官四次
历史文化 2016-01-15 17:14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汉朝时,有个知识青年名叫主父偃。主父偃是当时的齐国人,混的是齐国的文化圈。可是,他却相当不受齐国的知识青年待见。为何?因为主父偃是个知识叛徒。刚开始,他学习的是纵横术。眼看着天下太平,纵横术没有用武之地,他才改换门庭,学习了儒术。
儒术是当时的名门正派,面对主父偃这个半路出家的投机者,齐国的儒生们从来不拿正眼瞧他,而且还常常奚落他。主父偃发现在齐国没有机会,就离开齐国,到了燕国。可是,燕国人同样不鸟他。没办法,主父偃只好又到了赵国。结果呢,涛声依旧,赵国还不如燕国呢。
一路漂泊的落魄青年主父偃,在走投无路之际,一怒之下,干脆来到了西汉的都城长安,成了一名心怀理想的“长漂”。
但长安城里类似的理想者太多了,根本没有一个渠道让他们把理想变成现实。主父偃依然混得很惨。
就在他几乎要饿死的时候,机会来了。汉武帝求贤若渴,发布求贤令,不拘一格,广招人才。主父偃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融合自己所学的纵横术和儒术,从实际出发,找准大汉朝的痛点,给汉武帝上了一道洋洋洒洒的奏章。奏章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而这正是汉武帝迫切需要的。
结果,早晨送去奏章,晚上就被汉武帝召见了。
汉武帝见到主父偃,说了一句十分煽情的话“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当时召见的,还有两人)。
一席对谈,汉武帝马上给主父偃封了官——郎中。郎中这个官的级别不高,但属于皇帝的贴身秘书和顾问,所谓上达天听,做出的成绩很容易被领导看到。
主父偃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接连给汉武帝上奏章。汉武帝大为赞赏,结果一年之内给他升了四次官,直至省部级干部——中大夫。
主父偃上的这些奏章中,最著名的一篇是讲“削藩”的,后来,汉武帝依此颁布了一个诏令——《推恩令》。
削藩,是从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开始就想干的事儿。汉文帝收效甚微。到了汉景帝时,听从晁错的建议,强行削藩,结果招致了“七国之乱”,晁错也被腰斩。后来多亏大将军周亚夫率兵平叛,汉景帝才虚惊一场。
同样是削藩,主父偃就比晁错高明多了。主父偃不硬来,他的办法是迂回的让封国的诸侯王,把领地分封给子弟们,然后汉武帝给这些子弟赐以侯爵,以示天恩。
这个办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以推恩的外表,包装着削藩的内核。如此一来,封国被自动瓜分,成了一个个的小候国,对汉武帝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汉武帝是个心怀大略的帝王。为了能够集全国之力,痛击匈奴,他前半生做的所有事情,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加强中央集权。而主父偃上的所有奏章,都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
从主父偃的逆袭来看,抓住时代的主题太重要了。用今天的说法,就是要站在“风口”上,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